来源:生命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廖保平
5月15日,在2021全民营养周启动仪式上,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发起倡议——“倡导餐桌文明,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小做起。”
公筷公勺是最近两年的热词。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促使人们反思曾经的就餐习惯,呼吁使用公筷公勺一时间成为新的“餐饮革命”。在这一大背景下,很多地方出台了“推进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公勺公筷使用规范”等,以各种形式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不少有责任感的餐厅也主动加入到推广行列中,不仅每桌提供公筷公勺,还张贴、摆放宣传物料。一时间,公筷公勺的使用确实有了一番新面貌。但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使用公筷公勺出现懈怠:有的餐馆已将公筷公勺措施抛之脑后,消费者不要便不提供;很多大众依然放不下面子,聚会时不好意思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给人夹菜的习惯还很普遍。
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的举措,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时就推行过,但执行效果不够理想。有专家研究了“非典”前后居民的健康行为,结果发现,非典期间外出就餐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分别为12.1%和24.8%,而到2006年则分别降至11.2%和22.7%。可见,如何改变“疫情来了重视卫生,疫情过后自我放松”,是一道值得思考的公共卫生课题。
使用公筷公勺,乃至进一步实施分餐,对健康的好处不胜枚举。一家人围坐一桌,你一筷、我一勺,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亲密和情感交流。但这种“不分彼此”的合餐却存在细菌、病毒传播的饮食安全风险。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专门做过实验,发现不用公筷公勺夹菜,菜里菌落总数比用的情况高出数十倍。我国是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就与我们的饮食方式有关。而使用公筷公勺,可明确预防甲肝、肠道病毒(诺如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的传播,还能帮大家养成定量进食、减少浪费的好习惯。
有人担心,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会破坏传统饮食文化,其实不然。我国早有分餐的历史,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一人一案、分案而食,而非西餐所独有。
民以食为天,更以健康为先。疫情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在全社会推行公筷公勺或分餐,“小动作”里有“大健康”,已经势在必行。在家吃饭时,优先提倡分餐,如果目前较难,掌厨人可以在每个菜肴旁边放个公筷公勺,尤其是家人患有传染性疾病时更要如此。公共餐饮应首先保证餐桌备有公筷公勺,同时积极推动分餐,比如实行份餐购买服务、聚餐实施服务员分餐制、会议用餐采用自助餐形式等。同时,管理部门应明确监管、激励机制,各种档次的餐饮场所都不落下。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凝聚强大力量,我们才能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新食尚”,让文明习惯覆盖每一个生活细节。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