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新的祭拜方式,清明节的正确祭拜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7 02:00:45

中国人强调 “慎终追远”,就是虔诚的祭祀,庄重谨慎的追念先人。孔子说:“生则养之以礼,死则葬之以礼,葬毕则祭之以礼”,可见我们国人有悠久历史的祭祀文化与孝道美德的传承。随着基督教传入中国,各地基督教教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基督教的文化与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发生碰撞。

清明节新的祭拜方式,清明节的正确祭拜方法(1)

天上的使者出现在耶稣坟墓中

基督教强调应该尊重这种 “慎终追远” 的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但是,清明节又有许多 “迷信与祭拜偶像” 的活动。介于此基督徒应当遵照圣经所设定的信仰原则,就不能参与其中了。

所以当斯人已去,举行葬礼时,人们会发现基督徒不会跟随人们做完整体仪式,只参加必要且不违背圣经原则的活动。他们认为基督徒当然可以跟家人一起去墓地,也可以参加不抵触他们信仰的扫墓活动,比如摆放鲜花,清理墓园,清洗石碑,这些活动可以寄托人们对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新的祭拜方式,清明节的正确祭拜方法(2)

版画:小镇的葬礼

但有些涉及“迷信”、祭奠亡灵以及敬拜偶像的扫墓活动,基督徒就绝不能参加。这类活动包括在坟墓前上香、烧纸钱、烧纸车、纸马、祭拜、上供物等,这些活动,基督徒是不能参与的。因为这些活动类似于“拜偶像”,这是他们的上帝所不喜悦的,因此每当出现类似场景基督徒们都会自动远离。

清明节新的祭拜方式,清明节的正确祭拜方法(3)

中国人祭拜祖先是表示孝敬,华夏文化精髓是:“夫孝德之本也”、“百善孝为先”。而基督徒也注重孝道,圣经说:“当孝敬父母,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作儿女的,要在主里顺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正当的。要孝敬父母,使你亨通,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可见中华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关于孝道都有很好的传统。区别在于对祖先可以“尊敬、记念”,却是否该“敬拜、祭祀” 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基督教思想是如果父母亲等前辈还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供养他(她),死之后再给他们供上祭品大吃大喝,敬奉他们许多的东西,那不是真孝道。而祭祀的食物本来是为供给活人的身体需要,人死了,灵魂下了阴间,根本不需要吃喝,也享受不到“祭物”带来的喜悦。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说,“祭之丰,不如养之薄,意思是:先辈故去,祭祀仪式再宏大丰富,也比不了他们在世时享受微薄的奉养。

清明节新的祭拜方式,清明节的正确祭拜方法(4)

一处基督徒墓地

这种文化信仰差异导致的礼仪之争,曾在清康熙帝与天主教教皇之间直接发生文化对立论战,致使康熙帝下旨禁教。对与中国文化而言,祭祖所涉及的礼仪与基督教的文化存在共通点,信仰带来的差异化也异常突出,在孝道文化上同向而行,却在信仰上背道而驰,对于人们而言是“二选一”的问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