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9 01:19:17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上学时,每读到杜甫这篇石壕吏,总是在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里一位老妇衣冠不整,战战兢兢地回答石壕吏的问话和训斥。此时就对旧社会官吏无比厌恶,对欺压劳动人民的行为无比愤慨。也对杜甫诗人十分佩服,一首诗把石壕吏刻画得栩栩如生。

谁知,大学毕业上班后,我竟然也成为一个石壕吏,干过石壕吏一样的工作,30年来,忘却了许多事情,唯有这事历历在目。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一种负罪感。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当年,镇里号召群众大力发展棉花种植,每年春天都对行政村分配植棉任务,行政村按地亩分配给群众。等到冬天,按照植棉任务回收棉花。对完不成任务的行政村按照每斤0.2元标准处罚。当时我任包村干部,所包的村是个蔬菜专业村,群众以种菜为主,植棉任务年年完不成,是工作区和镇里的老大难。村支书是个40多岁的退伍兵,也是种菜行家,每年因为完不成棉花订购任务,成为*镇长的眼中钉,没少受批评。

1992年我任包村干部后,该村蔬菜面积又大增,而植棉任务却没有大减。当时分配任务时,我还找到镇长,说明该村特殊情况,要求减少分配指标。镇长说,分配指标都是按照人口和地亩各半的标准分配的,已经下文,不能改变了。到了冬季,果然该村的棉花收购量全镇倒数第一。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

区委*找到我说:你包的村拖了全区的后腿儿,怎么办?我据理力争说:蔬菜村本来就没有多少户种棉花,镇供销社棉花收购站的价格又低于市场0.3元,群众能卖给收购站吗?区委*说:那你们村只有接受罚款了。我说:罚款群众抵触情绪大?区委*说:市场价高于收购价0.3元,罚0.2元,群众不是还赚0.1元吗?我说:我们村,没有种棉花的户多。区委*说:兄弟你咋死脑筋呢,种菜卖钱不是更多吗?用卖菜的钱买棉花罚款。我无语了。

找到村支书,他说:往年都是这样办的。我说:那你们就按往年的办法办吧。他说,我回去在村大喇叭里广播一下,让群众准备好罚款。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收罚款。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