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9 01:19:17

由于我在大学当过班干部,对区委*和镇长这样做本身就有意见,所以,收取棉花罚款一直不主动催问。谁知到了结算的前一天,区委*又找到我说:全区就剩下你包的村棉花罚款没有结算?影响了区里工作奖金发放不成。其他包村干部都有意见,你还是镇党委定的后备干部,如果明天不能结算,政治账、经济账都不划算。我说:那怎么办?他说:今天夜里等群众都在家时,逐户清算,连夜完成罚款任务。

我找到村支书,他说也只能这样办了。夜里8点,他集合村干部,俩人一组负责一个自然村,谁完成任务谁回家休息。我和支书一起负责罚款任务最大的自然村。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

晚上8点半后,我们就分组下去了。每到一户,明白人算清账目直接交了罚款;不明白的,给他还得重新算账;还有些户,因为没有种棉花,是牢*满腹,说分配棉花任务不合理,还说供销社收购站价格低、还压级压价等。好在村支书因为是种菜行家,群众都是跟着他学的种菜。他自己也没有种棉花,一样交了棉花罚款。支书拿着村里开的收据,出示给有意见的户主看,这些户就不说什么了。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

该村2000多人,四个自然村400多户,跑下来,都到了夜里12点多了。我有点困了,支书说:再坚持一下,咱们包的村没有几户了。然后我们来到一家门前,院墙低矮,还有个小门楼,主房五间新盖的堂屋。支书喊了几声,院里没有人答应。支书使劲敲门。用手电筒对着堂屋窗户来回照。又过了五分钟,听到了堂屋门打开的响声。支书用手电筒照照,出来一位农村老大娘。来到大门后面问:半夜三更里敲门,你们是谁啊?支书说了身份。她打开了大门,走出来。我一看这老大娘满脸皱纹,有60多岁,斜披着上衣褂子,斜倚在大门柱子边,说:算算俺家的棉花罚款吧。支书问她:你咋知道要收罚款的?她说:挨黑时就听说了,都半夜了你们还没有来,我才躺下睡会儿。支书拿出账本,找到她的账目。老大娘对支书说:你大爷死得早,我拉扯两个儿女,卖菜钱都盖房子用了,我还得给儿子娶媳妇呢。这些罚款是挨黑时找侄家借的。然后,从斜披的褂子里掏出一叠钱,交给支书说:我也算好了,俺家该罚150元,都准备好了。然后交给支书。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7)

当支书数钱时,手电筒下这个画面,立刻让我思绪万千,这不是杜甫《石壕吏》诗中的场景再现吗?我和支书不正是石壕吏吗?这老大娘不就是诗中“老妇”吗?我实在受不了啦,就提前回镇里了。第二天,支书来结账了。见到镇党委*,我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回“石壕吏”。*说:你才下来,我们都做多年了。什么棉花罚款、超生罚款、完不成公粮罚款等等,哪个罚款我们乡镇干部不都得去执行?兄弟啊,慈不带兵,你这样会耽误事的,也不可能在乡镇有大的前途。因为我是你爸的学生才给你说这些,就此打住,以后不得再提这事。

所以,这么多年,我把自己当过“石壕吏”的事,没有和别人说过。但是也从来没有忘记过,特别是那位老大娘用充满老茧的手交罚款的场景,一直在脑海里时隐时现,不能忘怀。

石壕吏当时的情景,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