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苏轼有一个姐姐,嫁给了他们的程氏表哥,但是舅母婆婆,并不待见这个儿媳,结婚没几年后,苏轼的姐姐就去世的。为此,苏家和程家结下恩怨,几年不曾往来。
后世杜撰的苏小妹,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一些话本故事里,说苏小妹嫁给了秦观,还有新婚夜三难夫婿的佳话,这大概是后人太仰慕苏轼的才华,才杜撰出来的。
苏父和苏母也已离开人世。人生天地间,只剩下苏轼和弟弟苏辙,相互依靠,相互扶持。
中秋之夜,家家团圆,苏轼难免思念自己的弟弟,于是,写下这首词以寄情。
这首词的意思是: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亮的月亮,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我想凭借着风的力量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我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的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也常有圆缺之变。
想要在人团圆的时候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0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十七岁,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的笔下诞生,就这样千古流传了。
王维的家是山西永济的,永济在华山以东,这里的“山东”指的就是华山以东,而不是现在的山东省。
当时,王维在河南焦作的云台山,恰逢重阳,诗人客居在外,无法与亲人团聚,在登上茱萸峰时,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每到团圆的节日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头上插满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墨远庭轩,这里有最美古诗文,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