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北京市邮政快递业通过临时招聘和外地调配等方式新增7000余人。
有快递员表示,平日每天派送400—500件包裹,如今是1100件。也有快递员表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的状态——“早上6点半开始,最早晚上10点结束”——已经持续一周。
增加绩效奖励、出勤补贴,延长工作时长,开启“夜派”模式,多管齐下,快递终于动了。
据《中国邮政快递报》报道,截至15日,快件积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三
这本身是一则关于守望相助的新闻。唯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北京可以这样,其他城市怎么办?
15日下午,“在保证本地运力充足的情况下”,河北、天津、重庆、贵州、成都的菜鸟快递员陆续抵达北京增援。
但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里,IP属地河北、天津、重庆、成都的网友纷纷表示,本地快递还是停摆状态。
重庆市巴南区、成都市青羊区,也和北京一样,都在招募外卖配送志愿者。
假如疫情多点开花,二三四五线城市都出现类似问题,谁来支援谁?
当我们鼓起勇气地说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时,终究有一些隐含条件,至少要不断水、不断电、不断粮、不断药,病有所医,老幼有所依,然后才能谈个人负责。
我们都该记得,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京东物流、顺丰、菜鸟等企业开辟救援物资义务运输通道,以全国之力保供武汉,被称为疫情中的“生命线”。
到了2021年,反资本、斗平台、骂互联网、批算法成为一种潮流。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京东物流、顺丰、菜鸟等企业继续保供,但很多时候难为无米之炊。曾有一家企业表示:上海75%以上的快递网点、车辆和人员被封停,末端站点活跃数不足5%,清明三天的派件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
如今,疫情蔓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越来越难实现。我们能摸索出一套地方政府与平台合作,共同保障本地公共服务的机制吗?
答案就在这个冬天。
TWO
图片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随后推出了个人形象的NFT数字藏品。
12月15日傍晚17:45左右,浙江多地网友目睹火流星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