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还有一个名字,被称为“鬼节”。按照民间的说法,在这一天,困在地下的鬼魂不受控制,会出来过节,有些是拿家人烧的纸钱,有些是想看看家人的容貌,还有一些孤魂野鬼在路上游荡,俗语有“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
“鬼”在我国民间说法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虽然大家都知道“鬼”是虚构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谈鬼色变”的思想从小就已经被植入了脑海中。如果有小孩不听话,大人们就会说,再哭就叫鬼来抓你。
七月十五当天,除了害怕“鬼”以外,还有害怕下雨的说法,比如俗语“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这句话,从字面意思解释,七月半的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七月半当天下雨。“半”指的是一个月的一半,也就是十五,而“水”指的是降雨。
鬼在民间就已经让人感到害怕了,为何降雨比鬼还可怕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七月十五中元节,之所以害怕当天下雨,主要是受一些谚语的说法,比如“七月十五雨不休,毛毛细雨落一秋”、 “七月十五雨淋淋,阴雨连绵到秋收”、 “七月十五落一沟,牛毛细雨滴到秋”等等。
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五下雨了,也就预示着后续降雨天气较多,整个秋季都是以阴雨天气为主。看起来问题不大,但是,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如果从七月十五开始,一直到整个秋季,降雨比较多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出现减产。
“六月连阴吃饱饭,七月连阴把谷烂”这句谚语中,七月指的就是阴历时间,如果七月出现连阴雨天气,那么稻谷会烂籽。
再从种植玉米的角度来说,阴历七月十五期间,大部分地区的夏玉米,基本上正处于抽穗开花期,后续将迎来灌浆期、成熟期,在这期间,如果是比较干旱的地区,出现适当的降雨,有利于水分的补充,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但是,如果降雨较多,遇到长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则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
其一,玉米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比如玉米粘虫、钻心虫、玉米螟、锈病、大斑病等,这些病虫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长和繁殖,危害增加。而此时,玉米植株长势较高,基本上都在2米以上的高度,农户们用喷雾器已无法打药,增加了防治难度,最终导致玉米减产。
其二,连阴雨天气,也增加了玉米倒伏的几率,玉米生长中后期,玉米长势较高,再加上玉米穗的重量,遇到刮风天气,很容易发生倒伏。而遇到连阴雨天气,玉米自身的生长受阻,抗逆性下降,让玉米更容易发生倒伏。
其三,玉米生长中后期,充足的光照,以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对于玉米灌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而增加千粒重,为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玉米秃尖、缺粒,千粒重下降,形成减产。
阴历七月十五之后,不仅玉米进入生长的关键期,大豆、花生同样如此,比如大豆进入鼓粒成熟期、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在此期间,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不利于大豆和花生荚果的形成,导致荚果较小,产量降低。
而在古代,人们都是依靠种地为生,种植庄稼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当年的生活质量。如果庄稼获得大丰收,平时能吃饱饭,如果庄稼欠收,等到吃完以后,有可能出现饿肚子的情况。现在则有很大的区别,除了种地外,还可以打工、做生意等。
总结来说,“鬼”是虚构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粮食则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鬼”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饭吃,按照俗语的解释,如果七月十五当天下雨了,则预示着后续降雨多,庄稼会出现减产。所以,有了“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的说法。
如今,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不论七月十五的“鬼”,还是七月十五下雨,都已经没那么可怕了,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既然流传到现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今日七月十五“鬼节”,我们这里没下雨,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