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最著名的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全国分布及数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4 21:24:40

仰韶文化三门峡8处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新进展

  

  一、灵宝盆地新石器时代遗址

  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共235处,其中仰韶文化时期的152处,这些遗址按照时代进行划分可划分为360余处聚落。据数据分析显示:三门峡盆地各个聚落内都有自己的彩陶生产、制作体系,不存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统一生产、分配和流通的体制。

  二、灵宝北阳平遗址

  经系统性考古勘探,北阳平遗址发现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冲积沟、古河道、陶窑、道路、窖穴、早期墓葬和灰坑等。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规模基本明确,现存面积保守估测算约为70万平方米,是灵宝铸鼎原仰韶文化遗址群中面积最大的遗址,也是目前豫西灵宝地区面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

  三、渑池仰韶村遗址

  仰韶村遗址发现遗迹主要有环壕、南壕沟、北壕沟、房址、陶窑、墓葬和灰坑等,现存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渑池涧河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龙山文化时期遗存,前后延续时间达数千年之久,对于研究渑池涧河中上游地区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揭露史前社会文化发展面貌及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价值。

  四、三门峡窑头遗址

  勘探发现陕州区窑头村遗址是一处面积7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古文化遗址,它不仅与其东北部的王村西沟遗址相距甚近(两者相距400米),而且时代也相同,皆为仰韶至龙山时期。钻探发现围绕遗址的环形壕沟,全长约2430米,深8~10.6米,是目前豫西地区发现最长、最深的仰韶时期壕沟,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五、灵宝五帝遗址

  确认五帝遗址主体遗存为仰韶时代中晚期,分布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合围区域呈不规则四边形。从遗址的规模看,五帝遗址在同时期应是该区域的一处大型遗址,是灵宝盆地东部的一处核心聚落。另发现一定数量遗迹,主要为灰坑,另外发现5处房址。

  六、灵宝墙底遗址

  确认墙底遗址主体遗存为庙底沟二期,这一时期遗存的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遗址呈东西向分布。

  遗址主体遗迹以西部及中部较为丰富,东部略稀疏。具体而言,主要遗迹为灰坑,数量较多。另外发现近10处房址。房址面积不大,基本均在13~15平方米之间。

  七、灵宝城烟遗址

  发掘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以仰韶文化早期遗存为主,另有少量仰韶中晚期和二里头文化遗存。现已清理仰韶早期房址29座、墓葬48座、瓮棺葬96座、灰坑430多座、陶窑26座、壕沟3条等。

  以往所见房址大都为半地穴式,这里出现了典型的地面建筑。独具特色的柱列式遗迹以前也甚为罕见,如确属高仓,则以其年代早、数量多而具重要价值。

  八、灵宝底董遗址

  发掘面积近1600平方米,发现遗迹较为丰富,有房址、陶窑、墓葬(包括瓮棺葬、灰坑葬、土坑葬等)、灰坑、灰沟和夯土类遗迹等。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以仰韶文化时期遗存为主,以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为最多。

  底董遗址夯土类遗迹(包括柱础)的发现,表明中原地区先民在不晚于仰韶文化早期时即已掌握了夯土技术,为仰韶文化中晚期时较为成熟的夯筑、版筑建筑技术找到了源头,开创后世土木建筑技术的先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