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学兵
这天上午,室外寒风细雨,我匆匆走进办公大楼。大厅内有工作人员两男一女,正在要求大家出示网上通行证,工作人员看到通行证后,要求大家再到边上保安这里测体温,看上去非常正规,也很让人放心。
测完体温后,要求大家填写表格。这时,我随口问了一句保安:“我的体温是多少?”保安回答说:“32℃。”我一下子晕了,这个体温正常吗?保安说:“正常”。我问他:“你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保安直接回答:“不知道”。于是,我与他理论起来……工作人员过来帮腔说:“今天外面下雨,天气冷,32℃正常的。”我再细看登记表,30℃,31℃,34℃……我当即指出:“你们的测温枪有问题,这样测体温有啥意义?疫情当下,赶快拿出去检修。”他们仍然嘴上还在狡辩,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也实话实说了,“上边要求我们测体温,可我们买不到体温计,只能用这个……”我不再与他们纠结,直接乘电梯来到来到了办公室,按规定也要测体温,这次测温枪测下来是36.5℃……
我想到一个小故事
某一年,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时下,正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也是节后、返程及复工的高峰期,面对更加严峻的疫情防控挑战,全国上下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手段,为全国人民筑牢平安防护墙。如果测体温这一重要环节走形式主义,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呢?
朋友圈的朋友这样对我说
这篇稿件发出后,针对这个问题,朋友圈有好些朋友这样对我说:
“我前几天进上海一家医院9号楼,也是测得32度,最后的解释是外面冷。”
“骑自行车风吹出来额温都有问题。”
“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电子体温计问题。”
“我看朋友圈骑自行车的好多33℃的感慨。”
“真的假的?”
“我们小区大门口也是测的32℃,我说应当是36℃,保安在自己额头上晃了一下说没错就是32℃,你要是36℃我们马上打电话叫救护车。”
“测温枪本来检测的就是表面温度然后加一个固定数字补偿为体温,比如我们一般皮肤表面也就31℃左右,额温枪内部又给补了5℃左右上去,才补到正常体温。所以比如冰天雪地脸上被冻的很冷,跟在室内温暖环境测出来肯定不一样。”
“测温枪有表面温度与体温两个选项,一般表面温度模式显示的是surf,体温是body,在surf档位是没有补偿温度的,显示的就是皮肤表面温度。”
“估计他们没有校正,我自己家就有这个东西,买回来第一次使用是要校正的,估计也没人教给保安需要校正、如何校正。”
“你说的很实际。这个问题应该尽快得到解决为好。具体量体温的那些保安早就发现了。以为是测量的温度计坏了。”
额温35~36℃是正常的
测温枪测的体温低于36℃。不少人都表示疑惑:正常人体温不应该是37℃左右吗?针对这个问题,《科学画报》在“测温枪测出来的体温为何会低于36℃”,这样写道:“由于额头暴露在外,温度会低于腋窝等部位。通常来说,额头温度要比腋下体温低1~2℃左右,一般的手持式测温枪又有0.5℃左右的测温误差。测试额温时,要求被测人额头和耳道无汗水、毛发、灰尘、帽子等杂物遮挡,否则也会出现误差。
“测温枪的检测精度还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一般的测温枪适用环境温度为零下20℃至50℃,但是在环境16~32℃时测温相对更准确一些,低温和高温都会影响准确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冬末,环境温度相对较低,低于16℃的地区也不少。因此,测温枪检测额温甚至会出现低于35℃的情况,显示出来的体温会出现低于36℃的情况。
“环境温度的差异,会导致测温结果的波动,你在小区门口测的体温可能是35.5℃,到了办公大楼里可能测出37℃的体温,因为后者比前者的环境温度高。
“综合起来看:额温35~36℃是正常的;经过内置软件的换算后,测温枪显示出来36~37.5℃的体温是正常的;低温环境情况下,测温枪显示的体温可能低于36℃。”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