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渐近,伴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的开展,苏浙各地的开渔节活动也陆续拉开了帷幕。尽管各地开渔节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但祭海仪式始终是开渔节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祭海活动究竟从何时开始?目前争议颇多。明代学者任万里在其《海庙祭典考》中通过对海庙祭祀的考证,认为早在舜帝之时就有祭海活动。《春秋公羊传》中也有对海洋进行“望祭”的记载:“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此外,有研究者考证,春秋时期雍地诸祠中就已经有四海海神的祠庙了。可见,祭海活动的起源非常早。
但是自古以来,官方与民间的祭海活动大相径庭。无论是祭祀的对象、目的,还是祭祀仪式,都存在巨大差异。这在江南沿海的祭海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历代官方的祭海活动来看,祭祀的对象主要是海洋本体神,其目的在于宣示皇权,满足封建帝国的政治文化需求。
清以前的大多数朝代,以国家行为方式对海洋进行祭祀时所祭的东海神基本上都是勾芒(也作“句芒”)。关于勾芒,《山海经·海外东经》载其为“鸟身人面,乘两龙”的东方之神。而东海之神则是《山海经·大荒东经》里那个“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的海神禺䝞。可见,勾芒最初并不是作为海神而存在的。秦汉前后,四海神与四方神开始合流。勾芒在继续其方位神、春季神的神职之外,又成为了东海之神。古代每逢立春,全国上下都要祭祀勾芒。因此,官方对东海之神勾芒的祭祀也在每年立春时进行。清代,由于清帝笃信佛教,身为佛教护法神的龙王地位迅速上升。雍正二年,东海龙王被册封为东海显仁龙王之神。从此,勾芒这位诞生于上古时期的东海大神被新贵东海龙王掩盖了光芒。
作为国家礼制的一部分,官方祭海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需求。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早的官方祭海记录是《汉书·郊祀志》中所述的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皇帝在洛水处立祠遥祭海神。这种祭祀在今人看来没什么特别,然而在古时的意义却非同小可。
按照当时的祭祀礼仪,祭祀者只能祭祀自己所辖之地的神灵。因此,汉宣帝祭祀海神的行为等于宣告大汉帝国对海洋的所有权、对四方的所有权,这是大一统帝国的一次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也正因如此,中国封建帝王们在对海洋进行祭祀的同时还很热衷于对四海之神进行同步册封。《旧唐书·仪礼志四》载:“(天宝)十载正月,四海并封王。”此后,历代统治者也都对海神大加封诰。就连来自大漠,对海洋本身兴趣并不大的元世祖忽必烈也在至元二十八年对四海之神进行加封。可见,帝王祭海实际上是皇权控制力与合法性的一种宣示,至于海神的海洋特点及是否具有对渔业、航运的护佑功能则很少在帝王们的关注范围之内。尽管自唐宋起,航运事业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官方祭海活动中也增加了对妈祖等航海保护神的祭祀,但兼职四方神的四海神仍旧享受高规格祭祀。
在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官方祭海采用的是中祀之礼,以少牢(猪、羊各一)献祭海神。南宋时,由于海洋对朝廷的意义已经非同一般,因而海祭升格为大祀,以太牢(猪、牛、羊各一)献祭海神。
江南民间的祭海活动则不然。从史料上看,江南沿海人民对海神的祭祀起源很早,海神数量众多。早在战国时期,伍子胥就已经是浙江沿海一带神庙众多、信众广泛的海神了。而那位最受统治者尊崇的东海之神在民间颇受冷遇。这一方面是因为江南民众的信仰带有相当浓厚的实用主义倾向,只有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海洋神灵才会得到信仰和祭祀,而勾芒的海洋特征不明显,其神职也不涉及护佑渔业和航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海的范围古今不一,祭祀勾芒的主场并不在江南。
江南渔民们自古以来就有在每年渔汛来临之际祭祀海神,以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的风俗。他们出海前所祭祀的主要是那些神通广大,能够救人于难并赐人福泽的海神,同时也兼祭网神、船神、鱼神等。就江南多数渔民出海前所祭的海神来看,居于主位的主要有龙王、观音、妈祖。
龙王是一类中印“混血”神的统称。原本中国本土只有龙神,没有“龙王”。龙神有兴云布雨之能,且不受地域限制。佛教传入后,传教者为使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并吸纳信众,将佛教中囿于一方水域的普通护法神蟒蛇译为龙王,并将龙神所具有的行云布雨等功能嫁接给龙王。随着佛教大盛,中国的龙神与印度的龙王逐渐合二为一。江南地区龙王信仰最盛的是舟山地区。康熙年间,该地就有24座龙宫,到民国初年,龙宫数量已增至48座。渔民们在出海开捕前主要祭祀的就是海龙王们。不过舟山龙王大多已经本地化了。该地最为著名的三大龙王——灌门龙王、桃花龙王、岑港龙王,其原形就是当地常见的鳗鱼、红颈小蚓等。显然,这些龙王身上有着东海岛屿特有的鱼神崇拜因子。
观音成为渔民心目中海神的时间比龙王略晚。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观音信仰也随之而来。由于传说其居于南海(今东海),自唐代起,东海中的普陀山就成为其最大道场,观音也由此与东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南北朝时期开始,观音的形象逐渐由男性向女性转化。相对于相貌怪异凶恶的龙王来说,慈眉善目的女性观音形象显然更能带给渔民们安全感,因而她既是佛教中的菩萨,也是东海渔民们心目中的东海保护神。
相对于观音和龙王,妈祖信仰传入江南沿海的时间最晚。妈祖本名林默,福建莆田人,她通晓气象,熟悉水性,为人们消除灾患,深受百姓爱戴。她去世后,许多航海人称看到她身着红衣在海上救助遭遇海难的人,于是纷纷供起她的神像,祈求航行平安顺利。北宋时,妈祖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与推广,妈祖信仰也传入了嘉兴、宁波等地。其后,由于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加封,妈祖的封号一直升到了“天后”,信众更是遍及苏浙沪各地,成为部分地区较有影响的海神。与观音、龙王一样,妈祖信仰在江南沿海也有一定的本地化倾向。象山等地渔民均称妈祖为“娘娘菩萨”,这一称呼中的地域特点和佛教因子使得这位来自福建的海洋女神具有了独特的江南风情。
对于这些本地化的海神,江南渔民用于祭祀的牺牲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江南民众喜食的猪头、猪肝、猪肚、鸭子、童子鸡、鱼、粽糕等,都是常见的牺牲。
现在的开渔节祭海仪式与古代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开渔节祭海的主要目的不是祈求平安捕鱼或四海承平,而是以渔民特有的方式去感恩海洋,弘扬地方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地区文化名片。如2019年象山开渔节的祭海仪式虽然采用了以少牢祭海的古典仪式进行,但新增了感恩海洋、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
作家汪曾祺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对于江南沿海地区来说,祭海活动无疑是一首最美的诗。如何将这首诗传承下去,唱诵得更好,是需要海洋文化研究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苏浙两地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卓著成绩。但在海洋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暴露出海洋文化人才不足,对海洋文化的发掘不够等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教授)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