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风俗起源于很早以前,到明朝时,海阳的渔业生产比较发达,海上运输也比较方便。那时,渔民出海捕鱼时常遭遇船毁人亡的海难事件。早就形成的一种“海里有龙王的传说”更为广泛的传播开来,并(逐渐形成了以海阳东部沿海为主的正月十三为海龙王生日;以海阳中部沿海为主的正月初一为海龙王生日;以海阳西部沿海为主的六月十三日为海龙王生日)设定每年正月十三日是海龙王的生日。因此,渔民们为了祈求海龙王保佑人船平安,满载而归,每年正月十三日这一天,在家拿着饽饽、猪头、鞭炮、纸香等祭品,到海边或龙王庙前祭祀,以求一帆风顺,年年有余。
此风俗延续至今。到了清朝中期,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海阳沿海一带祭海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时候海阳的大秧歌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每年正月十三日祭海这天村里还要邀请秧歌队(有的村要邀请好几支)在龙王庙前耍秧歌、拜龙王 ,秧歌队都要在龙王庙前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拜的场面既庄重又壮观。有的村建龙王庙,还要请戏班子唱上三天大戏。看戏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特征/特色每年正月十三日这一天,海阳沿海一带的渔民有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有的以一宗一族为单位,拿着供品,点上香、烧上纸,燃放鞭炮,然后给海龙王行跪拜大礼,祈求海龙王保佑亲人人船平安,满载而归。
主要内容一、迎神(恭迎龙王)二、敬献祭品。三、上香。四、奠酒。五、诵读祭海文。六、恭行大礼。七、祭祀乐舞(秧歌表演)等礼式。
文化传承“祭海”风俗的形成改变了渔家文化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地位,逐渐成为了渔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祭海已成为海阳渔民对外宣传推介渔家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立足胶东,面向全国,全网四十余家媒体平台,诚寻志向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