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这一战之所以能得到朱元璋极大地认可,还有一个原因,《明史》云:
“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是役也,大将军达军不利,左副将军文忠*伤相当,独胜斩获甚众,全师而还。”
也就是说,当时明朝的大军兵分三路,中军有徐达带领,左路由李文忠带领,右路是冯胜,结果由于王保保指挥得当,徐达没能取胜,李文忠也没讨到便宜,只有冯胜这一路大胜。冯胜不仅打了大胜仗,还带着两万俘虏、十几万头牛羊大摇大摆地回来了,看的徐达、李文忠一阵眼馋。
有徐达、李文忠的对比,冯胜这一仗可谓大出风头。所以说,冯胜宋国公的爵位,不是大风吹来的。
如果说上面这一战,冯胜是威震三军的话,接下来的第二战,可就封神了。
洪武二十年,北元任命纳哈出为太尉,召集20万蒙古兵侵犯明朝边境,纳哈出是元朝名将木华黎的后代,打仗很有一把刷子。朱元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兵北伐。
要知道,在洪武二年,常遇春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洪武十年,邓愈在征讨吐蕃后病逝;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洪武十八年,大将军徐达病逝。朱元璋放眼望去,当初“开国六公”能打仗的人,也就剩下冯胜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常茂,率军20万北征。
这一战的过程比较复杂,但结果很乐观,因为纳哈出被冯胜劝降了。《明史·冯胜传》载:
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冯胜带着20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赶到关外,大家都以为,即使冯胜能取胜,那也要“自损八百”。结果冯胜不费一兵一卒,竟然把20万敌军全部招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大将风范。
在徐达等人去世之后,冯胜本就是功劳最大的武将。再加上冯胜的这次大胜,更奠定了冯胜的威望。然而,冯胜不知道,当时朱元璋已经60多岁,年老多疑,朱元璋在认可冯胜的同时,也对冯胜的能力感到恐慌。
五、帝王多猜疑,功过后人评在中国封建帝王史里,朱元璋的成就虽高,但他也是最多疑嗜*且刻薄寡恩的一位。
朱元璋在《大明律》中规定“防臣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这就是朱元璋独具匠心地首创了“奸党罪”,什么是奸党,朱元璋说了算。
明初,因“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被安上这个罪名被*的人,数不胜数。
想当初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封了6公28侯。六公之中,诸如徐达、常茂、李文忠、邓愈等都是身体不济病死的。而李善长确实是罪有应得,与想要谋反的胡惟庸过从甚密,在知道胡惟庸谋反计划后隐瞒不报,这才被朱元璋*掉。
然而回过头来会发现,六公之中,只有宋国公冯胜死得最冤枉,最憋屈。冯胜是怎么死的,史书说不清楚,朱元璋也没说冯胜到底有什么过失,总之,在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朱元璋赐死。
《明史·冯胜传》记载: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言下之意即朱元璋年事已高,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当时冯胜在诸臣之中,功劳最多也最大,也最让朱元璋忌惮。但冯胜丝毫不懂朱元璋的心思,肆意妄行,很多次因为小事情让朱元璋十分不爽。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决定传位于年幼的朱允炆。如此一来,朱元璋此前的种种设想都被打乱。第一,此前给朱标准备的将领不能用了,例如蓝玉。第二,有一些老将,朱标或许能驾驭,但朱允炆恐怕驾驭不了,这些人也不能留了,例如冯胜、汤和。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定远侯王弼等十多位勋贵被牵连。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立即下了两道命令,《明史·冯胜传》和《明史·汤和传》分别记载“蓝玉诛之月,召(冯胜)还京”,“疾小间,复命其子迎(汤和)至都”。
意思是,蓝玉被*后,朱元璋召冯胜与汤和到京城。不过,冯胜和汤和的情况不太一样。冯胜当时在山西练军,大权在握,而汤和已经久病,告老还乡。朱元璋这个时候召二人回京,很明显是想把这两位猛将放在眼皮子底下,以便监视。
汤和是聪明人,他患了“失语症”,不仅不能说话,而且一张口哈喇子就流一地。《明史·汤和传》云:
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
即,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朱元璋最后召见汤和,用手摸着汤和,与汤和谈及往事,汤和说不出话,只顾不停地给朱元璋磕头。最后,朱元璋见汤和如此,只得厚赏汤和,让他回乡。次年,汤和病逝于老家凤阳,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