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为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班海马或小海马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全年均可捕获。但8~9月产量最大,捕获后,用水洗刷,去表皮,将尾盘卷,晒干,切块或打碎,生用或酒制用。
【处方用名】
海马、大海马。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本品味甘能补,咸以入肾,有补肾壮阳之功,为肾虚阳痿之要药。且兼有活血祛瘀之功。
1、补肾壮阳: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痠软,阳痿、尿频等,可单用研末或酒浸服,或与补骨脂、淫羊藿同用。
2、活血祛瘀:用于癥瘕痞块及跌打损伤。治癥瘕,常配大黄、青皮、巴豆等攻破之品同用。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或浸酒服,或与苏木、红花等同用。亦可治难产、疗疱肿毒等证。
【用量用法】
研末服,每次1~15克。
【参考资料】
《本草拾遗》:“主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神验。”
《本草纲目》:“暖水脏,壮阳道,消癥块,治疗疱肿毒。”“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故难产及阳虚房中,尤多用之。”
《本草逢原》:“阳虚多用之,可代蛤蚧之功也。”
药理:克氏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势鼠亦可出现动情期,并能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睾肌的重量为指标,海马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弱,但比蛤蚧强。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