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比刻画出了帝后相似的处境,他们都很苦,一个是真心实意带着对皇帝的爱意入宫,一个是始终感到无奈压抑被动而不愿意从心底服从大臣们的安排。
但是,两个人性格还不太一样。
曹皇后活得直率坦荡,意识到不被爱之后很快干脆彻底收起情绪,只认真承担起皇后的角色。
皇帝活得隐忍憋屈,道理都懂,但还是不开心(当然最后“真香”了)。
第9、10集
这两集把“家务事”上升到“国事”,很自然地从皇后-皇帝的关系转入朝臣权力的斗争戏上来。
突出展示了范仲淹的风采。朝堂上和吕夷简的对辩像看了一场辩论赛。
年轻的官员文人们聚在一起的戏很有意思,欧阳修调侃苏舜钦,蔡襄、苏舜钦、欧阳修、韩琦在酒馆里七嘴八舌地议政,范仲淹和晏殊再次一进一出共话当初,无不展现北宋士大夫风骨,这样的戏份希望能再多一点。
曹皇后的戏份仍很突出。她下决心“不能做妻便做臣”之后,对皇帝更是坦然,两人的日常变成了讨论“工作”。另一方面,她把自己真实的情绪隐藏得更深,懂事得让人心疼。
帝后这种惺惺相惜又带着点尴尬总是无法亲近起来的感觉,让人看得着急,很期待他们关系接下来的进展。
关于历史上的曹皇后,想要顺便补充一下。
曹氏是是北宋开国元勋、枢密使曹彬的孙女,“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是她的弟弟曹佾。出身将门,熟读经史,史书称她:“生于鼎族,教自公宫”,“庆毓令淑,望蔼高华,而性禀柔闲,体含仁厚,援图史以自鉴,节環珮而有容”。她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料理后宫从容得体,深受朝臣肯定。
她将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仁宗无后,宗实被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宋英宗,曹皇后成为皇太后。英宗即位不久生病,无法料理朝政,所以曹太后是继刘娥之后的另一个垂帘太后。但和刘太后不一样,她垂帘的时间很短,英宗病情好转后,在大臣的催促下,她几乎是被迫撤帘归政。英宗执政期间,曹皇后和英宗也长期关系不睦。神宗变法时,她出言反对,站在保守派的一方。她最受称道的是在苏轼遭“乌台诗案”时,曾出面挽救。死后获得“功德盛大,振古无有”的褒奖。
第11、12集
看到现在,帝后的感情线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但是我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部剧为什么跟别的宫斗剧看起来不太一样,但是也不太像一般的历史正剧。
说是宫斗戏,实际到目前为止我们熟悉的那种后宫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很少,帝后之间还是在不停讨论“工作”(张贵妃即将登场,很好奇会不会往宫斗戏发展);说是历史正剧,但是也并没有集中关注某个政治话题(比如科举改革、赈灾救灾这样的话题,都比较简略带过而已)。
那么这部剧到底想展现什么呢?换句话说,它吸引着一些人又让一些人感到没有耐心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剧与众不同,但是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感”的原因。
与众不同在于,这部剧算是第一次尝试把后宫和前朝串联起来讲述宫廷故事,就像我在后文分析小说的叙述野心一样,它并不是单纯聚焦于某一个或几个后宫妃嫔和帝王的感情纠葛,而是打算展现一幅前朝后宫不同人等的命运起伏的人物群像,核心的主题是“受困”。
所以与其说它是历史正剧,不如说是一部宫廷风云史。它刷新了我们对宫廷戏的一般概念,在许多宫廷戏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妃嫔之间为了争宠的斗争,前朝的权力布局基本不在视野范围内;而完全聚焦政治权力的电视剧,比如《贞观之治》、《康熙王朝》这样的历史正剧,却又基本忽略后宫,“后宫的女人”只是一种背景板。
这部剧试图展现更完整的视野。比如这两集,不断强调后宫无家事,妃嫔的升降、诞子,都会牵扯出前朝大臣们的关注、参与,影响整个朝政格局。我们第一次看到后宫妃子被前朝大臣吓得做噩梦的画面。而更复杂的是,我们在观剧过程中,如果对人物的出身、官位名分、制度礼仪不太了解,可能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看起来比较“枯燥”和“累”。
朝臣们动不动就“全文背诵”历史材料中的文言文奏札,虽然增加了剧情的写实性和质感(比如很多历史剧直接就翻译成大白话了,失去了历史韵味),但是确实造成了观众观看的疲倦感。
我想这是一个需要剧作者不断权衡的问题,也是观众因为个人喜好兴趣而关注点不同、评价分化的原因。
第13、14集:
曹皇后和张茂则那段,看哭了。
剧中对张茂则和曹皇后的线索埋伏得很早,张茂则对皇后从欣赏、同情到理解、怜惜,能看出感情的递进。以至于出现了男二经典台词“每次我狼狈的时候,都有你在我身边安慰我”,也不觉得特别狗血突兀。
触动我泪点的是,张茂则说曹丹姝是“命定”的皇后,这种“命定”说出了曹皇后的心声:她命中注定要做贤良皇后,因为她的责任感让她没办法“渎职”,比如她不会失皇后之仪,做个会妒忌、无顾忌地追求爱的女人;也命中注定要爱上多情的皇帝,因而更容易被皇帝的猜疑伤害。
这两层情绪,只有张茂则能看穿。喜欢看话本小说的皇后侍女看得懂皇后爱意的层面,却不会理解皇后背负的那种责任感。但是周旋于前朝后宫的张茂则懂。张茂则看着皇后后落泪自己也落泪,是同情也是怜惜。这怜惜又正好预示着张茂则自身命运的悲剧。这一段情节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点明了主题:人人受困于所谓命定。
张贵妃上线,性格和曹皇后形成鲜明对比,感觉后面的情节只会越来越虐。就看剧情怎么把帝妃的感情合理化了。(毕竟观众先入为主,对曹皇后共情更深)
吕夷简被贬这段,用梁元生鸣冤引出王曾对吕夷简用人不善渎职的批判,觉得还是太简化了。王曾怎么突然开怼吕夷简,吕夷简前面这么闹,把范仲淹都赶跑了,怎么这一集因为一个小县官就突然下线,感觉没解释太清楚。
可能很多人想问,吕夷简到底在仁宗朝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有着什么样的形象?
吕夷简一生三任宰相,出身于名门望族,伯父吕蒙正为两朝宰相,父亲吕蒙亨也为朝中高官,他的儿子吕公著,后来又是哲宗朝宰相,可谓三代相门。
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毁誉不一,称他“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特别是在真宗驾崩、刘太后垂帘听政的十几年里,巧妙运筹,维护了两宫权力的平衡过渡。
比如,刘太后曾将宗室子赵允初养于宫中,想要构成对仁宗的威胁,经吕夷简多次劝谏,才说服刘太后将赵允初送出宫;对于埋葬李宸妃一事,吕夷简不避太后盛怒,强谏太后厚葬,终究避免了仁宗和刘氏恩怨的延续再掀起朝堂风波。
剧中对吕范“朋党之争”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吕夷简以“反派”的面貌出现,似乎和忠直的范仲淹水火不容。而仁宗却一直不撤掉吕夷简,这是为什么呢?
且不说吕夷简是刘太后选用的宰相,对仁宗帝位的巩固有功劳。实际上,仁宗也很赏识吕夷简的才能,后来西夏攻宋时,还再次起用吕夷简。复相后的吕夷简没有对范仲淹打击报复,反而称赞范仲淹贤能,天下人认为吕相“不念旧恶”,评价转好。晚年,吕夷简又辅佐仁宗解除契丹边患危机,立下大功。
吕夷简去世后,仁宗评价“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范仲淹还写下祭文,颇为伤心:“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
第15、16集:
这两集演绎的简直就是宋仁宗和曹皇后版“婚姻生活”,感觉好累。
你希望我活泼开朗活出真实的少女心思,我希望为你排忧解难管理家事。面对面交谈,相互听不懂对方的话,然后误会越来越深,期待越来越错位,沟通也没有用,真是可怕的婚姻画面。
曹皇后对于皇后的角色入戏太深,几乎再也没有入宫前的影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爱。仁宗也是矛盾,既满意于对皇后稳重大气,管理好后宫,又希望皇后“做自己”,不要像他自己一样,成为宫里的“悬丝傀儡”。张贵妃的人设不太讨喜,放在这两集简直就像夫妻吵架后趁虚而入。
次要情节的角色们反而稍微有点亮点。贾教习和夏竦偷情还配上了一段苦情bgm,有点怪,但算是丰富了贾教习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了解她现实功利的性格原因(但还是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偏心张妼晗);寰儿和镣子的情愫,纯情但苦涩,映照着张茂则对皇后的感情,张茂则说“情”要藏在心里,还是很感人的。
第17、18集:
这两集回到后宫 朝堂并列叙述,在后宫戏上,延续前两集的帝后婚姻危机和张贵妃“上线警告”,朝堂戏聚焦西夏战事开战在即。
整体感觉情节有点散。大概是为了跟张贵妃跳舞形成对比,第17集开头曹皇后舞剑。张贵妃不能见到皇帝伤心独舞还算解释得通,可是曹皇后为什么突然生气又情绪崩溃的是真不能理解。更莫名的是张茂则突然出现还跟皇后一起舞剑谈心,后面还有一起下棋谈心,有种强行制造cp独处机会的感觉。
梁怀吉、张承照两个小朋友很可爱。小怀吉出场次数虽然还不多,但小演员演出了那种严谨、早熟的感觉,特别是第18集最后,他默默流泪的样子很让人心疼。大人的戏开始走向狗血了,现在比较期待小说中怀吉和公主的故事线,希望公主快快长大。
朝堂戏,真的很无聊。真的一定要用台词介绍背景吗,大战在即的紧张全靠“说”。夏竦和贾教习讨论了半天,穿插一点后宫戏,张贵妃练舞想要鼓舞士气,有种跟前朝戏强行扯上关系的感觉。元昊那边还是稍微多给点镜头吧。
苏舜钦等人闯进宰相办公室讨论如何应对西夏事,除了讨论宋朝兵制缺少战马、以文御武的传统稍微有点信息量,其它内容都浮于表面,无非就是仁宗终于硬气了一回,生气不开心讲道理,用一句“祖宗之法”就把大臣们的劝谏怼回去了(我们真的不是来听领导开会的)。当然最后晏殊和仁宗的对话,那一番“尚无子嗣”的劝谏和那一声“先生”的对白还是动人的。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
《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作者也参与了剧本的编写。剧版最大的一个改动,是主人公从宦官梁怀吉变成了皇帝宋仁宗。这样的转变可能会引起一些书粉的抗议,毕竟书中“影子在公主脚下,怀吉在公主心里”的感情又虐又感人,大家不忍这条故事线被削弱。但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改动还是有可看性的。原因是,小说《孤城闭》的主题并不会因主人公转变而受到太大影响。
原小说《孤城闭》虽然是以宋仁宗长女徽柔和宦官梁怀吉的故事为线索,以梁怀吉为第一人称叙述的,但是小说中展现的内容其实非常丰富。宦官耳听八方、周旋于前朝后宫的特点,得以看到宫中各阶层人物的故事,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借此展现帝后、帝妃的纠葛,臣子的进退沉浮,君臣的权力拉锯等等。
《孤城闭》中大量的情节来自于正史,注重细节考据,书中反映了许多宋代的官制、礼仪、风俗、服饰等内容,例如反映七夕、上元节的热闹场景,宋人流行的游戏,皇后妃子们的服饰、发饰,契丹饮食,宋代称谓等等。包括长公主徽柔和梁怀吉的感情线,也是史书有载。所以,阅读的感受不像是读单纯的言情小说,倒有几分通俗史书的味道。这也奠定了剧版《清平乐》历史正剧的取向定位。
小说作者试图用平等和怜悯的方式看待宫中每个个体,展现历史和时代中个人受困的命运这一主题。小说不止一次提到人物的受困:长公主徽柔对梁怀吉说“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不能实现普通人简单的愿望,集宠爱于一身的张贵妃也提到自己被“金作屋、玉为笼的皇城”困住,包括宋仁宗也提到自己有“被困在这里”的感受,时常感到孤立。这种无力挣脱之感增添了宫廷故事的悲剧性。
小说从宦官梁怀吉的视角入手,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丰富和补全情节,但如果剧版还是这样,书中大量以对话补充的内容就很难得到展现,反而可能影响小说原本的叙事格局。因此,剧版如果能够继续抓住“受困”这一关键词,围绕最高权力者宋仁宗展开故事,同样能够回应主题,同时更直观展现宫中人物起伏无常的命运。毕竟,皇宫中真正的中心始终还是那个位居九重的人。几乎一切的权谋、争斗、恩怨,都由他而起。
为什么是宋仁宗?
1、一个有点“弱”的皇帝
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历时共319年。北宋九位皇帝中,宋仁宗并不是一位特别突出的皇帝,相反,他给人的印象,有点“弱”。往前他比不上宋太祖开国建立王朝、太宗南征北战奠定疆域基础的功劳,往后他也不像宋徽宗自创瘦金体有文人皇帝的名气,更不用说轰轰烈烈搞了场变法运动的宋神宗。
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说在位时间长,但他登基的时候才13岁,在母后刘太后临朝的阴影下生活了10年,到23岁才真正开始亲政。
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宋仁宗却可以算是北宋士大夫们最喜欢的皇帝。这是因为宋仁宗性格比较弱,控制欲相对不强,臣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就比较大。当然史学家说得比较好听,说他“宽仁”、“善纳谏”。也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
如果朝中大臣大都清明贤能,不搞尔虞我诈的党争内耗,倒也有利于整个国家机器不折腾地运转。仁宗在位期间,人才辈出,一大批青史留名的人物在这时候登上政治舞台,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程颢等。当时,“以天下为己任”是官僚士大夫的共同理想:他们认为治理天下是自己的责任,看重皇帝尊不尊重他们的原则,是否愿意听他们的意见,信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
其实,士大夫的自我意识太强,是对君权的挑战和威胁。但是,仁宗似乎并不介意与他们共同治理天下,他愿意听他们的意见,遵从他们所设定的条条框框,道义、礼法、祖宗之制,是真的能约束到他自己,这和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
宋仁宗
2、 一个委屈的皇帝
赵祯性格宽仁,所以他死后,大臣们为他定了“仁”的庙号。所谓“为人君,止于仁”,这是对君主的最高评价了。但是,仁宗一生的受困,也始于这个“仁”字。
在孝道上的仁,让仁宗受困于刘太后的控制多年。
刘太后垂帘听政,一听政就是十年,可以说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她性情严厉,动不动就用礼法约束小皇帝,为了避免舆论议论她专权,还让仁宗和自己住在一个房间。在选立皇后这件事上,也剥夺了仁宗的自由。
让仁宗更不能释怀的是刘太后隐瞒了他的身世。刘娥当初没能为真宗生下儿子,于是将李氏所生儿子赵祯据为己有。这件事后来在元明小说中演变成“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虽然情节夸张离奇,但也不脱刘皇后并非仁宗生母的事实。
刘太后隐瞒了仁宗20余年真相直到去世,可想而知,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宋仁宗内心有多复杂:对刘太后,既有礼仪规定的母子亲情,又有被隐瞒身世的怨恨;对生母李氏,则只有尽孝不及的遗憾。好在刘太后在李氏去世之后,听从宰相的建议,没有薄葬其生母,同意将其进位为宸妃,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让仁宗稍感宽慰。但刘太后的专权、霸道,还是造成了仁宗一生的心理阴影。
在感情上的仁,让仁宗受困于真情和礼法的限制。
仁宗的第一个皇后郭氏是刘太后选的,对仁宗来说,这场婚姻并不出于他自己的意愿。刘太后去世后,后宫争宠,仁宗找理由废后。但几年后,又心软想要召她回宫,郭后却突然暴卒。他对郭后的感情无疾而终。
张贵妃是仁宗一生的挚爱,但仁宗迫于谏官的言论,不能任性给予恩宠。每次对张贵妃稍有偏爱,僭越制度,总被谏官以不合礼制加以指责。张贵妃猝然辞世给了仁宗巨大打击,他不顾朝中大臣劝阻,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当时还有正宫曹皇后,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生死两皇后”。但是,又是因为礼制,仁宗连亲自祭奠张贵妃也被大臣们阻挠,令他更痛苦的是,因为天灾不断,他不得不废止为温成皇后设立特殊待遇。他对温成的感情只能作诗寄托:“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非因掩面留遗爱,自为难忘窈窕贤。”
他对曹皇后的爱不得不充满忌惮。曹皇后是开国功臣曹彬之后,性格严谨,处事得体,作为皇后几乎无可挑剔。但或许仁宗在作为功臣之女的曹皇后身上看到养母刘太后的影子,所以他对曹皇后的势力颇为忌惮。
仁宗的爱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显得过于克制。这种克制来自他的自我约束,也来自身份礼法的束缚,他不能“任性”恩宠挚爱,任何过分之举都会有无数双眼睛监督批判,让他无法随心所欲地释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