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
3.两国*的远见卓识以及互相对对方的认可。
法国总统戴高乐非常赞赏中国,戴高乐称赞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未来一定能成为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国。戴高乐承认,法国文化并不被中国人讨厌。
而中国*也非常重视中法关系,*称赞戴高乐的独立外交为“有勇气同美国闹独立”,周总理亲自主持了中法的建交谈判。富尔作为戴高乐的特使多次访华,和中国*做了友好的商谈。两国*的智慧让中法的建交谈判解决了一系列分歧,直至促成1964年1月的中法建交。
上图_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第四,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和法国文化交往时间较长,法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巴尔扎克、雨果、卢梭等人被中国人民所熟知,法国通过中国的诸子百家、四大发明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而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让在黑暗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中国人深受启发。而中国的多名*有留学法国的经历,再加上戴高乐本人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认可,文化交流已经在中法人民心中架起了两国交往的友谊桥梁。
作者:孙毅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中法建交背景及原因浅析》 李军、周小军、华岚、唐小玲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