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也并没有要为《我是余欢水》在“女权”问题上引起争议的这件事做盲目辩护。
毕竟每个人的追剧观感都是不一样的,对事情的接受阈值也有高有低,A觉得“不适”而B觉得“没什么不对”的情况完全可以同时存在。
△豆瓣官方小组最热门帖一览
官博就这段台词及相关争议所给出的回应是:
绑匪是犯罪分子,是反派,他的行为动机都是扭曲的,这话应该是反义、是反讽,而不是在嘲讽女权。
观众当然有权利拒绝接受这种说词。
很多人反对的理由其实是:
梁安妮的台词并未提及过女权,台词里突然用到也没有合理的上下文衔接,绑匪文化程度极低,没有接触和使用这个词语的语言环境。
这样去阐明观点,我觉得就很好理解。
尤其是在好几条与性别霸权相关的新闻被高高挂起却暂无下文的今时今日,部分观众的情绪激烈也是因为将这段台词和现实联系起来,进而对国内的女性生存困境、发声权利等等产生共情转移,所以格外愤慨。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被发现并形成讨论就已经是某种进步了不是吗?
虽然是男性博主,但我支持并赞同一切声音的表达。
如果要说抵触和批判,那抱歉我不会针对剧或者是主创,而是这场辩论因为舆论空间的长期扭曲而变成了一场围绕性别展开的互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