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是袁隆平描绘的梦境,也是他终其一生的愿景。
5月22日,据新华社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未竟的梦想
“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成为近年来袁隆平口中的高频词。
曾有记者问袁隆平,“三系法杂交稻你可以吃一辈子,为什么还要领衔后面的研究?”
对此,他答道,“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他自诩像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千万,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到了700公斤,我贪800公斤,800公斤贪900公斤,900公斤到1000公斤,1000公斤到1100公斤,最后1200公斤……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不似贪财者的好高骛远,袁隆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他的阶段目标。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随后,超级杂交稻最高单产突破每公顷18吨,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袁隆平的目光也不止于中国,“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
他多次到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传授技术。共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1000余名(我国在境内外共主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受聘为联合国FAO国际首席顾问,多次去印度、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指导杂交水稻的发展。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说:“全世界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有7500万公顷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就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活四到五亿人口。”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的乔塞特·希兰撰文写道:“当我在世界各地访问时,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这确实是我深信不疑的,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商业上的尝试
在科研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种植技术,从未停止创新脚步的袁隆平也在商业上进行了尝试。
1999年,为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平院士作为主要创始发起人之一推动了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代码000998)的成立,并担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在总体发展战略、作物品类和全球业务布局、商业化育种和生物技术体系建设、第三代超级稻等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现代化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给予公司一系列顶层设计指导。
隆平高科于2000年上市,是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种业运营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种子业务国内领先。根据其2020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加139.44%。
除了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耐盐碱水稻品种“海稻86”,成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海水稻试验种植亩产突破500公斤,之后更是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成功。
这一成果的取得也缘于袁隆平的商业化尝试,天眼查数据显示,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实控人为袁隆平,公司控股*则是青岛袁策集团,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袁隆平参与投资,持股9.67%。
后随着海水稻试种的成功,袁隆平团队也开始在商业上进行探索,彼时火热的互联网成为他们的首选方向。
2017年一款名为“袁米”的大米在众筹平台亮相,众筹额5分钟破百万,2小时破千万,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最终筹集资金达2000多万元,刷新中国农业互联网品牌众筹的最高金额。“袁米”的背后是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袁隆平团队。
根据公司官网的资料,公司源于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海水稻研发中心技术团队,是一家以互联网、高新科技为依托,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企业。“袁米”是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也是海水稻的终端品牌。
此外,2018年6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还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达成合作,加入农村淘宝发起的“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致力于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此外双方共同创办“亩产一千美金”研究院、“中国稻米食味与品质研究院”,在电商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
从上市公司高管、到拥有自己的公司、再到打造互联网品牌,携手阿里,袁隆平在商业领域的尝试也收获颇多。
永远年轻的“90”后
在耄耋之年,袁隆平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从未消减。他不喜欢被尊称为“袁老”,更喜欢被叫“袁老师”,曾自称自己是“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还“自夸”80岁时中心搞游泳比赛,自己得了第一名。过完90岁生日,他改口自己是“90后”。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也表示,“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我现在是‘90后’,身体还算好,脑瓜子还不糊涂,要在百岁之前努力完成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20吨的目标。”
正如其所言,授勋的前一天,他专门下田观察稻穗长势,“来之前,我去跟我的超级稻告了个别。回去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看。”今年年初,91岁的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一线的科研工作。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用“激情”形容这位年迈的院士,认为这是他仍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原因之一。“他做任何事情都很投入,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