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往来,在逆旅之间,离不开的就是这忧乐一壶酒。酒里头有多少心事,有多少传奇,有多少欢喜,有多少悲伤,每个人都自有感悟。
古人云:“万事可忘,难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说的是人这一辈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忘记,但内心求名逐利的这点愿望总是放不下。有了*就有了烦恼,别的东西都能看淡,但有*、有烦恼时如何能解脱,唯有美酒三杯。所以,酒与人的一生相伴相随,悲欢苦乐尽在其中。
可以说,酒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因为它让人诗思烂漫,让人意气飞扬,让人酣畅淋漓,笑傲千古。酒也是世上最环的东西,那些烂醉如泥的酒鬼,那些无法自拔的醉汉,也往往酒后乱性,酒后失言。误了终身的大有人在。可见这酒也并非都是善物。所以,杯中之物,清浊在乎人心。
兴亡之酒
酒的制造史、演变史悠远流长,而酒中所蕴涵的人文历史也同样绵长深远。追湖历史,圣明的君主与酒相关的故事汗牛充栋,暴虐的帝王与酒的传说也是馨竹难书。所以我说酒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关键看酒杯握在什么人手中。商约王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虐之君。他嗜酒如命,所建酒池之巨,甚至可以行船;酒池容量之大,一次可以容纳三千人痛饮。
纣王沉湎于酒色,不仅不问朝政,甚至连岁月纪年都忘了。一次,他酩大醉而“失其甲子",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头。该怎么办呢?他醉醺醺地想,虽然自己的脑子不清楚,但还有贤良的大臣啊。于是就问大臣箕子。箕子知道吗?当然知道。箕子能回答吗?当然不能回答。因为在此之前,纣王已问过了百官,百官都说不知道。在昏君面前,一个清醒的人也要装醉,装糊涂。
为什么会这样呢?箕子说,国君如果“失其日”,那就是国君昏庸,国家就变得很危险了;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年头,只有我知道,我也就危险了。为了明哲保身,他只得伴装醉眼看世相。
这个故事记载于《韩非子》中,未必是信史。《韩非子》善用寓言来讲道理,但是这个故事也可以让我们玩味良久。
首先,在商纣王时代,饮酒已经可以如此声势浩大;其次,酒在政治里是一个微妙的点缀,酒可以致昏,酒也可以致醒,酒的昏可以亡国,酒的清醒可以让人用装糊涂来隐忍内心的痛楚,以明眼观世道。纣王之后好酒的君王也很多。战国时的齐威王也好酒,他不仅自己饮酒,也经常赏赐酒给大臣。有次,他在宫中设酒宴,赏酒给贤臣淳于髡。他问淳于髡:“你的酒量如何?”淳于髡说:“我的酒量说不准,有时候喝一斗就会醉,有时候喝一石也才刚刚好。”
齐威王很奇怪,既然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还能喝十斗,也就是一石呢?就问:“你到底有多大酒量啊?”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以博学多才、能言善著称,言辞读谐,善用隐语,常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谏齐威王居安思危,还多次代表齐王出使列国,周旋于诸候之间。这段论酒的叙述,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答日:“喝酒这件事要看心情。为什么说一斗酒会醉?譬如您赐酒给我,文武百官都在旁边看着,我战战兢兢,唯恐说错话,失言获罪。喝酒时心思很重,一斗酒肯定就醉了。如果文武百官大家在起会饮,会稍微轻松些。但大家同朝为官,互相有猜忌,喝到两斗酒也就醉了。如果是很久未见的朋友聚会,大家开怀畅饮,喝上三四斗酒,差不多就醉了。如果是一帮部属下人,摆酒设宴,迎奉伺候我,心情欢畅,喝五六斗酒也未必会醉。如果是夜深人静,一席人纵情欢饮,酣畅淋漓,又有歌女助兴,七八斗直喝下去,也没准喝到一石酒才会醉。”
齐威王算是一位明君,听出了淳于髡的弦外之音,从此喝酒变得有节制了。
如同淳于髡所言,人的酒量是不定的。心头烦网之时,借酒浇愁,一两杯下去,人就已经烂醉如混了。因为此时此刻需要借酒将自己放下来,酒后吐真言,嬉笑怒骂皆因酒。所谓千杯不醉,那一定是酒量吗?更准确地说,其中也有心量。心情欢畅,人气爽朗,酒量自然就大。酒,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载体,从其中能读出世事人心。小到个人悲欢,大到国家兴亡,都在一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