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某平台发了一篇短文《排超第四轮:好戏今上演!》:
- 看点一:广东队 pk 深圳队
全华战外援,粤深掰手腕。
广东老面孔,深圳大变脸。
- 看点二:河南队 pk 山东队
河南势头盛,越战越神勇。
山东底蕴厚,试看哪家赢?
有人质疑:"请作者把自己的歪诗中的“底蕴”换成“根底”。自己查下字典看看“底蕴”的意思就是“详细的情况”,不是你想的那个“底部蕴藏很大能量”之意。好好把语文学好,再发表文章,否则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底蕴"一词到底用错了吗?否!网络时代,语汇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形成了许多新词语,原有的词语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充,许多词语在本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在八十年代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底蕴"解释为"详细的内容",而今"底蕴深厚"在体育评论中屡见不鲜。上网搜索,即可见"底蕴"常用释义:
1.详细的内容;具体的内情。2.蕴藏的才智、功力等。3.文明的积淀。近义:积淀。
所以,凡事不可教条主义,要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事物,要与时俱进。其实,发表评论,甚至实事求是的批评,都无可厚非,但要掌握分寸。如果高高在上,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要求笔者"好好把语文学好,再发表文章"就有点过分了!做人还是要谦虚一些,谁敢说自已"把语文学好了“?活到老学到老,难道会查个字典就是"把语文学好了"吗?
变相把自己标榜为"把语文学好了"的,确实大有人在!好为人师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