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民国乃至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社会家庭中,都仍然还坚持着将“天地国亲师”的中堂文化作为每一个家庭的精神主导,将道德教育深入每家每户,既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引导着民族主流价值观,发挥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历遭劫难,却几千年生生不息,与民族文化的精神传承,息息相关。
但是,近几十年以来,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中国大陆的社会生活,只在少数家庭和爱好传统道德文化的人群中默默传承。
原因很多:历史的变迁、居室结构的西化、价值观的多元、生活的快节奏、现代中国家庭的人口结构变化,等等。
中堂的外在形式变化的过程中,中堂文化的内涵也同时被人渐渐地淡忘。
有趣的是,在港澳台地区以及一些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却仍然存在和承袭着这样的传统。
中堂家具在诸多红木古典家具消费中,极少成批生产,门店销售达成率偏低,多通过询价和订制完成。
这是因为堂屋会客、行礼仪和佛堂的功能,决定着中堂家具日常的使用效率实际并不高,陈设其中的中堂家具跟“王谢堂前燕”一般,无法成为普通人家的必用品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是另一方面,作为从古至今大户人家的必需品,登堂入室的中堂家具,并不因使用者稀少,而降低它自身作为家具重器的要求。
因为中堂家具属家居系列的高配置,构件多,体裁大,导致中堂家具选材用料的要求特别全面。
耗材用料多,用料大,各构件纹理色泽的搭配极其讲究,组合后即要符合整体体量的外观要求,还能满足各构件单独使用的功能诉求,简而言之就是:既协调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