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场合不能戴口罩,这六种人不能戴口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8 18:32:58

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必备品,尽管各口罩生产企业正在抓紧赶工,但目前供应仍十分紧迫。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儿童口罩如何选择?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详细回应了公众佩戴口罩需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指南》指出,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冠病毒传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根据目前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认识,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制定如下佩戴原则: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疾病感染无保护作用。

《指南》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对于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问题,《指南》指出,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能力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对于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用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指南》提出,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此外,儿童使用口罩应注意以下事项: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校对 刘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