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是1911年14岁的*在回答老师提问时说出的。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1910年来到东北,先在铁岭上小学,后又转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父母报仇,为做大学问家,为知书明礼,为让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听到一惊,又问一次,*又加重语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大为赞赏。*是如何确立起这一初心呢?
幼年童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使*比同龄人更早成熟。*一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外祖父万青选就去世了。不到半岁,又因小叔父周贻淦生病没有子女,按照淮安的风俗,*被过继给小叔父做嗣子,大人们希望通过过继的方法,一能解决小叔父的传代问题,二能希望用过继这种当地认为是“冲喜”的方法治好小叔父的痨病。可是不久他的小叔父就去世了。到1907年春天,*的生母万氏因家庭生活的操劳,在35岁时得了肺痨去世。不久养母陈氏也因病去世,10岁的*作为长子就操办起养母的丧事,并用船把养母陈氏的遗体从清江浦运回淮城和小叔父合葬。家庭的变故让幼年童年时期的*比同龄人更早地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暖,10岁时的*已经“佐理家务,井然有序”。
童年生活的艰辛促使他要改变现状。*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外祖父的祖籍是江西南昌,到祖辈时两家到淮阴、淮安当县官,两家相识结为姻亲。祖父50多岁时就去世了,生前不事生产,不买地,只有房产。到了父辈,家庭开始中衰,叔父当师爷,父亲做文书常年在外不回家,入不敷出。*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特别是为了生母养母治病,常常把家里值钱的物件拿去典当换钱买药。童年生活的艰辛较早地让*体谅到父辈的不易,没钱维持正常生活的艰辛也让他较早地懂得了家里的柴米油盐来之不易,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想法在少年*的心里扎下了根。
四位女性的早期教育让他知书明礼。在*的幼年童年生活中,有四位女性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是淮阴县令),为人善良,性格爽朗,美丽端庄,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素养。她生前处事精明干练,排难解纷的能力强,出面调解家族内纠纷时经常带*同去,对幼年*的基本礼仪、人情来往、主持公道、操持家务、做事认真细致以及人生观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嗣母陈氏,受过教育,知书达礼,喜好安静,较早地对*进行文化启蒙教育,经常给他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里面的故事,教他认字学文化,还送他到私塾读书,所以从8岁开始*就可以读小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从生母身上学到了爽朗的性格,从养母身上学到了好静的性格。乳母蒋氏,是贫苦农民,*出生后她到周家做*的乳母,一直到*离开淮安去东北都在周家劳作,小时候的*经常跟着蒋妈,看她劳动,蒋妈也教他认识各种农活和植物常识,还带他到老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让年幼的*知道了农事和农民的艰苦生活。还有一位八婶母杨氏,在*生母养母去世之后成了*的实际抚养人,对*的影响也很大,*对八婶母的感情也很深。四位女性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基本生活能力、处世经验、人生观的形成,性格的养成到对社会的看法都有很大帮助。
参观关公祠和日俄战争遗址让他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清末抗英名将关天培是淮安人,淮安城内建有关忠节公祠,*少年时经常随养母陈氏到公祠里参观,养母给他讲解关天培抗英为国捐躯的故事,让少年*对民族英雄产生崇敬之情。到东北上学期间,随同学到奉天南郊魏家楼小住,参观日俄战争遗址,听当地老人讲述日俄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饱受的苦难,让他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被侵略、国破家亡的道理。在他幼小心灵里萌生了为中华崛起、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豪情壮志。
到东北上学接受西学教育,思想受到启蒙。*小时候在淮安,除了得到养母陈氏的文化教育外,还在私塾读书学文化,到东北求学开始接触西学。*1946年9月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说:“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到东北上学,让*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国的一些情况,也初步看到了国弱民穷受欺凌的国内现状,当听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的消息后,在学校率先剪去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于是在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何读书的时候,他能自然而然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励志名言。
*从小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南开学校毕业时与同学们互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留言,到日本留学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再到欧洲勤工俭学又回国投身革命……就一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少年定下初心,之后为之奋斗终身,*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