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的四大特征,植被分布的类型及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5 02:31:50

  1. 植 被
  2. 植被与环境
  3. 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4. 分类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1. 植被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1. 森林
  1. 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 通过观察森林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认识不同森林的差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3. 不同森林差异

分布

特征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

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发育了以松、衫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1. 草原与荒漠
  1.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 草原与荒漠类型和植被特点

植被特点

热带草原

分布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些矮小的灌木。

荒漠植被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1. 土 壤
  2. 观察土壤
  1.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3. 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4. 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用颜色来命名,如黑土(我国东北)、红壤(我国南方)、黄壤(我国)、紫土(我国四川盆地)。
  5. 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粘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6. 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7. 土壤剖面构造:

植被的四大特征,植被分布的类型及特点(1)

有机质: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质地粘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1.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对土壤的影响

成土母质

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是影线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气候

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粘土。

时间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1.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 土壤功能:
  1. 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3. 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1. 土壤养护常用方法: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