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就越懂得父母恩,长大后才知道父母方面的良苦用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7 06:31:02

年龄越大,对父母的爱会越深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缺吃少钱,父母是50年代的人,家里除了姐弟三人,还有爷爷奶奶,从记忆起,父母总是为了一家7口人的生活辛苦劳作,一年四季,感觉都没有空闲的时候,但一年下来除了生活必须,也没挣到多余的钱存下来,可能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限制,父母在当地也算是有文化(爸爸高中毕业,妈妈初中毕业)的人了,但从来没想着做除了种地、养羊之外的其它能挣钱的渠道,真应了那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当时机械化程度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感觉每天就在那十几亩的土地里忙着往出“抠钱”,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要按人头缴纳农业税的,没钱的就交粮食,每年7.8月份小麦收割以后打下来,爸爸就将打下来的小麦装一拖拉机送去大队缴税,那时候年龄小没什么感觉,觉得理所当然,现在想想爸爸那时候得多心疼啊,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拉走一小半,留下来年要吃的,剩余的是要卖掉换钱的,可想而知,是卖不了多少钱的,一家7口人都靠那点儿钱生活,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买,能省则省。我们姐弟三人也都明白家里没钱,觉得过这样的日子很正常,我们三人的年龄紧挨着,一起玩,一起上学,当然坏事也一起干,有时想吃一块糖没钱,会偷偷将家里的鸡蛋偷一个出来卖掉再买糖吃,当然也不敢多偷,因为家里的鸡蛋也是要攒起来卖掉换钱,还时不时得给爷爷奶奶留几个补点儿营养,爸爸妈妈从来都不吃,我们姐弟三个一般也是很少能吃上,有时也会抱怨别人家有的东西而我们家没有,会因一件想要的东西不能得到而报怨父母。

记得很清楚,我们姐弟三人几乎是同时上初中,哥哥复读一年,跟我同班,弟弟迟上一年,那时候,念书是要交学费、书费、住宿费的,火食也是要交粮食的,每个学期开学,我们三个孩子要交杂费,那可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学期中还得拉着一拖拉机粮食去交。因为是住校,离家有三十多里路,不管春夏秋冬,基本每周骑自行车回一次家,三个孩子得准备三辆自行车,那时经济窘迫极了,有时几个星期都没有零花钱,学校的伙食又不好,每天都觉得很饿,干粮也不多,想买一个五毛钱的方便面和汉堡都很奢侈,周六日回去都饿疯了,妈妈尽量把家里最好的吃得拿来给我们吃,那个时候父母因为没钱真得很愁苦,但我们那时候可能也体会不到那种父母为生活窘迫而为难的心情,经常为没有零花钱而发脾气,为吃不上一袋方便面而报怨父母。

现在日子虽然好过了,但父母年纪也大了,身体和脸上都是岁月的沧桑,我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父母那些年的不容易,想想那个年代父母能让我们吃饱饭、能上学就是父母给我们最深的爱了,不应该奢求更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们想给父母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但父母却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只想我们过得更好,每天平安健康就好。

还好父母都在身边,没有离开我们真的很感谢,现在是只要有时就想去看看父母,听听他们说家长里短,看看他们看你时慈爱的眼神,把家里的好吃的端给你吃,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吧!作为子女何尝不是这样呢?时刻惦记父母有没有吃好穿好,买东西时想着父母是不是也需要,旅游时想带着父母去,年龄越大,这种心理会越迫切。所以,一定好好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在”遗憾!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