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消夏宫图
3、《越绝书·吴地记传》记载,阖闾曾“徙治胥山,……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可见,姑胥之台为胥山上的建筑,胥山上除姑胥台外,尚有可作为诸侯国临时都治(类似于清承德避暑山庄)的宫廷建筑。这点《国语·越语》“范蠡不报于王,击鼓兴师,以随使者,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及韦昭注“姑苏,宫之台也。”可证。姑苏被焚,吴被越灭后,《越绝书·记地传》又有勾践“徙治姑胥台”的记载,足以证明“三年聚材,五年乃成”的并非姑苏台单一建筑,而是一宏伟建筑群,且并未完全被付之一炬,并成为越国占有吴国的标志而徙治。由此而成为苏州一带的代名词被写入诗文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就是最著名最典型的一例。
后记为了这不解之谜,笔者曾经查阅过不少资料,但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直想到实地去看看。终于在 2010年 6月23日 ,在当地人的带引下,实地察看了鼎鼎大名的姑苏山。在那里还听到了木渎人很牛的一句话:“了解苏州从木渎开始”,似乎有点道理!因为毕竟木渎的由来也好,灵岩山上的馆娃宫也罢,还有那山前的箭泾都是那时吴国留存下来的信息!至于姑苏山,尽管花费了点力气登顶了,却因为空气质量太差,根本无法“登姑苏,望五湖”!实在有点扫兴!
木渎古镇
在回来的路上仔细思量,据《越绝书》记载,吴王可以“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那么,“姑胥之台”应该是类似于后世避暑山庄那样的行宫,所以在春夏时节,吴王可以到这里来避暑。它既是阖闾大城的前哨和屏障(南面是越国、西面是楚国),又是与阖闾大城同时存在的吴国强盛的代表!所以《国语·吴语》在描述越国打败吴国时表述为“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显然将“焚姑苏”作为取胜的标志,又将“大舟”作为战利品看待了。越军所焚之“姑苏”,恐怕是《国语》所称的“姑苏之宫”,未必是“宫之台”即姑苏台,否则与《越绝书》记载勾践“徙治姑胥台”相矛盾了,既然已经被焚,怎么还能“徙治”?需要“三年聚材,五年乃成”的“姑苏之宫”,应该是个建筑群,因而有“横亘五里”的说法。姑苏台只是这一建筑群的制高点罢了。
姑苏台
如果上述推断成立,那么姑苏台建在今姑苏山上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因为在山顶上再建一个高层建筑“台”,其视野肯定会更开阔,“高见三百里”应该不是问题。
链接:最早记载“姑苏”两字的典籍文字:《史记·河渠书》“上姑苏,望五湖”。《国语·吴语》“入其郛,焚其姑苏,徙其大舟”。《韩子·喻老》“句践入宦于吴……故能*夫差于姑苏”。《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墨子·非攻中》“至夫差之身……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智,怠于教;遂筑姑苏之台……”《越绝书》“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丁亥入吴,焚姑胥台。”《潜夫论·边议》“事有激会……孟明补阙于河西,范蠡收责于姑胥。”《淮南子·览冥训》“过归雁于碣石,轶鶤鸡于姑余。”高诱注“姑余,山名,在吴。”
作者:陈其弟。从事地方志工作32年,指导评审省、市、县区、乡镇志、村志、部门志各类志稿一百多部计5000多万字,撰写理论文章及地情文化的文章300多篇,出版《感知苏州》《感悟修志》等个人专著6种,整理出版《洪武苏州府志》《弘治吴江志》《嘉靖昆山县志》等20多种旧志。
审核、发布:朱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