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几月份种植西红柿最好,几月份种植西红柿最合适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9 01:22:30

北方地区露天西红柿栽培技术

杨永祥等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以生吃,煮食,加工成番茄酱,果汁或全果罐头。番茄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水果和蔬菜之一。在我国种植很普遍,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1 温度要求

高温条件有利于番茄的生长,白天温度为 25℃~ 28℃,晚上则是 16℃~18℃。番茄种子的萌发、受精和变红都必须高于 15℃,当温度达到 5℃时,西红柿生长停止,达到 2℃则会受冻,0℃即被冻死。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养分积累和果实的成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提高产量。

2 施肥原则

番茄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肥料,在所有阶段都应该保证充足的营养。然而,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有所不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生长期始终需要磷肥。但钾肥的需求应在整个生长期得到保证。

番茄的生产过程需要配方施肥。生产重量为 100 公斤的西红柿需要 0.4 公斤氮、0.45 公斤磷和 0.44 公斤钾。按照每亩产量 5000 公斤计算,此时,需要大量的肥料,肥料的量应该适当增加。每亩施用 29 公斤硫酸铵、18 公斤过磷酸钙和20 公斤硫酸钾,应该分阶段及时施用“全果肥”。在种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考虑到环境养分的供应,氮磷肥用量应适当减少。

旧蔬菜大棚应更加注重用更多的秸秆和更少的鸡粪、鸭粪等家禽粪便堆肥,以恢复土壤肥力,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这也有利于脱盐和缓解连作障碍。

早春气温低,植株吸收养分缓慢,追肥要及时,5 月份以后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初秋气温高,植株吸收养分能力强,不需要追肥,主要以控制为主。建议施肥与合理灌溉紧密结合。建议采用膜下沟灌和滴灌,每亩用水量约 30 立方米。

3 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的孔隙度约为 60%。土壤含有超过 100 毫克 / 千克的速效磷、100 毫克 / 千克的有效钾和150毫克 / 千克的速效氮。其有疏松透气、营养、节水的效果。


在北方几月份种植西红柿最好,几月份种植西红柿最合适(1)


4 种子的处理

消毒番茄种子处理的方法有两种。

4.1 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放入 55℃温水中,立即搅动使种子快速吸水下沉,持续 10 分钟,待水温降到 36℃~37℃继续浸种 4~5 小时,捞出。当把种子浸泡在温热的水里时,通常水与种子的比例为 2∶1。为了让其均匀加热,应连续快速地搅拌种子,防止烫伤。

4.2 磷酸钠浸种

首先,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 3~4 小时,然后将水分沥干,而后 10%磷酸钠溶液中浸泡 20 分钟,取出并进行冲洗。该方法对番茄病毒病有明显效果。

5 催芽及播种

5.1 播种量确定

一般来说,每 300 粒番茄种子约 1 克。陆地每亩种子用量为 20~30 克。如果种子发芽率低于 85%,应适当增加种子的播种量。

5.2 确定播种期

根据种植时间、天气、种植的方法、基础设施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播期。如 7 月下旬~8 月初的露地栽培,最好的播种效果应在长江以南,7 月初的露地栽培在四川东部产量较高,在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地区,种植番茄的日期应推迟 1~2 个月,然后,通过密植、早摘心、增肥增水等措施获得高产。处理后的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但发芽播种效果较好。在发芽过程中,温度、湿度和空气要适宜。因此,有必要定期检查和转动种子,使种子不粘在一起,坚持每天用水清洗 1~2 次,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新鲜空气。最好使用恒温器发芽。发芽后,幼苗播种后生长整齐。

5.3 播种方法

通常有撒播、条播和点播。播种后应立即覆盖土壤,并用细筛过的土壤覆盖。应覆盖 0.8~1.0 厘米左右的土壤,薄厚应均匀。播种后,在苗床上均匀混合 50%的多菌灵润湿粉和细土 8 克,防止幼苗受灾。在冬季和春季,苗床应覆盖塑料薄膜。在夏季和秋季,苗床上面应铺上塑料薄膜或稻草,用来保温。当有 70%的幼苗顶土时,将塑料薄膜和稻草清除。

6 育苗技术

一般来说,苗床温度高,保温条件好,种子先发芽。幼苗在播种 2~3 天后就会出现。温度低,需要 5~7 天才能发芽。

6.1 播种至出苗期间的苗床管理

这个时期指的是从播种到两片子叶完全发育的时期。春季露地番茄育苗期在寒冷季节随处可见。床温白天必须控制在 25℃~28℃,晚上必须控制在 15℃~18℃。当床温不够时,应充分利用太阳的温度来提高床的温度,并且为了保持床的高温可以适当覆盖稻草或其他保温物体。如果其开始从土壤中长出来并发现顶生现象,应考虑是不是由于表层土壤覆盖的太薄所致,应立即重新覆盖。

6.2 出苗至分苗前的苗床管理

这个时期主要是调节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定时播种,覆土,改善光照条件,以防止过度生长。为了适应苗床较低的温度,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促进幼苗缓慢生长,苗床温度可在幼苗生长前 4~5 天降低 2℃~3℃。立枯病或猝倒病容易发生在苗期,通常是由于苗床内空气湿度逐渐增加,而没有适当的通风和在恶劣天气下长时间覆盖秸秆、薄膜等覆盖物造成的。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子叶、改善光照条件、水肥管理和合理覆盖土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