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课本中有这么一篇文章叫《琥珀》。里面关于琥珀的一段描述让人印象深刻“蜘蛛刚刚扑过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落下来,正好落在了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了里面”然后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那些松脂球就都变成了化石,人们发现之后就将他们称之为“琥珀”。
生命的见证一直以来,我们对琥珀就有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黄黄的晶体里面包裹着一只虫子,要价非常的昂贵,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其实,这只是琥珀的一种,被称为“虫珀”。虫珀的形成可以说是非常的考验时机的,需要树脂刚好落到虫子的身上,再加上数千年的风沙的侵蚀,地壳的不断运动,树脂的不断挥发和聚合,才能够形成真正的虫珀。它可以说是生命的见证,凝结了神话与能量于一身,不愧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
其实,琥珀并不是像小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简单,真正的琥珀的形成,要更加难得多。树脂的形态,沉积的时间,沉积环境的类型等等,诸多的因素都会对琥珀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琥珀其实可以分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琥珀。虫珀大多都存在于透明琥珀之中,想要形成真正的琥珀,树脂的产生也是很有讲究的,真正琥珀所需要的树脂,都是要在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的针叶树木所产生的树脂,经过1000多万年的沉积才能够形成琥珀。
几千万年前的针叶树木所产生的树脂,并不能100%的都形成琥珀。树脂产生之后,要经过地壳的变动而深埋于地下,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才能够重见天日,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琥珀。
之所以同样都是针叶树木所分泌的树脂,而形成的琥珀却有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琥珀之分,这其实与琥珀的年代没有关系,而是与琥珀中含有的琥珀酸的含量是有莫大的关系的。一般来说,琥珀酸含量为4%以下的,琥珀就会呈现出透明的形态,而到了8%以上的浓度就会呈现出泡沫状、不透明。
我们最为常见的是琥珀酸含量为4%——8%之间的琥珀,一般呈现出云雾般的半透明状,或者是性质不稳定的,一半透明一部分则呈现出不透明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