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的华语片黑马,电影《扬名立万》的票房已破4亿元,杨皓宇在片中饰演过气的默片演员关静年。
人到中年的杨皓宇,最近开始为发量发愁,但想想,他又觉得一切都该顺其自然,焦虑也不能解决问题。
出道以来,杨皓宇在影视作品中饰演了很多小人物,虽戏份不多,却总能让人记住个一二,“年轻的时候还算硬朗小生,现在还是更适合演邻居家大叔、傻哥哥这类的角色。”他一边说一边认真地分析着。
作为2021年的华语片黑马,杨皓宇在电影《扬名立万》中饰演过气默片演员关静年。获得年轻观众喜爱的同时,杨皓宇也有自己的遗憾,“因为我没经历过叱咤风云,所以在诠释关静年落寞后的状态时并不那么满意。”
关静年的口音来自横店
看完电影《扬名立万》的剧本,杨皓宇意识到,展现自己的时刻终于来了。
片中,杨皓宇饰演默片演员关静年,这位无声电影时代的大明星,因恰逢有声电影的出现,事业陷入危机。从关静年这条线来看,这其实是一部讲述中国电影史的故事,也让杨皓宇想起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艺术家》。
电影的前半段,有大量表达关静年想象的镜头,同时关静年作为演员,还需饰演“戏中戏”,对杨皓宇来说,“用一句片中的台词形容就是——那这个角色得‘得着’。”
最初为关静年做角色准备时,杨皓宇会找一个支点,比如他会参考电影《艺术家》里男主角的经历和心态,也会站在关静年的立场上,体会他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转型的困扰。“作为一个在无声电影时代红极一时的演员,他并不是不想接受有声电影,而是有声电影的市场不接受他。有声电影不但需要形象,还需要声音,他的一口方言成了最大的问题。”
电影《扬名立万》中,原本是默片大明星的关静年,最终因为口音败在了有声电影时代。
关于关静年方言的设定,杨皓宇琢磨了很久,也和导演讨论过很多版本,“我会说上海话、四川话,苏北话,包括其他语言也都可以去学习,我们就琢磨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会让他有这样的困惑?”杨皓宇和导演都认为,如果完全用上海话或某个明显的地方方言,好像又不足以达到剧情需要的效果。由于经常在横店工作,杨皓宇提议不如用横店当地的方言,“那些叔叔阿姨说话很有特点,语调总是往上走,特别有趣。”
结合了横店口音加工后的方言,导演听了特别满意,“但我们觉得用太多怕影响人物在影片中传递信息的功能性,最后就是开场有一点点,后面有一些,中间大部分还是相对正常的口音。”
“抢戏”是一门学问
杨皓宇自己更喜欢《扬名立万》里的另外两个角色齐乐山(张本煜饰)和大海(秦霄贤饰),“关静年这个角色也挺好,就是在戏上没有那两个出彩,不过能成为一片‘绿叶’,我很高兴。”杨皓宇边说边笑着调侃其他演员都太强了,“我觉得自己使了特别大的劲儿,都没‘抢’到戏。”
杨皓宇调侃自己,在《扬名立万》中努力“抢戏”也没抢过其他演员。
在演员的语境里,“抢戏”有两种,一种是不顾规定情境,一味追求表现自己。杨皓宇说这种抢戏不但会招致合作伙伴的厌恶,观众也会厌烦,“演员有时演开心了,容易这样。我会刻意警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还有一种,指“戏眼”不在自己身上、也没台词,但又出现在了镜头里,如何让自己最自然地融入到画面中,还能出彩。这是杨皓宇下工夫的地方,也是他嘴里所谓的“抢戏”。
杨皓宇记得,拍摄时有场他和秦霄贤在舞厅里的互动戏,“我当时觉得可以加一个我拍他屁股的动作,但要提前征求对方的意见。”秦霄贤很配合,“我开始是想给自己加点儿戏,没想到拍摄时,老秦回过来的那个反应太可爱了,那个小寸劲儿把握得特别好,都把我逗笑场了。”还有一场戏,让杨皓宇觉得很特别,“就是在树林里浪漫地奔跑,我那天都要跑‘死’了,早上出工被拉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后,就开始了‘死亡奔跑’,一直跑到中午,午饭都吃得格外多。”那也是关静年在影片中情感输出最强的一场戏,杨皓宇很满意自己那场戏里情绪的拿捏。
当然,对于关静年他也有一些遗憾,“关静年的人设,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明星如今落寞窘迫,但我本人从没经历过叱咤风云,只能凭想象,塑造出来的可能会有所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