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2 08:50:53

愚溪边上谈散文

——永州山水散文节发言

文/熊育群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南宋诗人陆游赞美永州潇湘的名诗。“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赞颂零陵古城的名诗。今天,我们汇聚潇湘之源,相会零陵古城,感谢主办方的盛意邀请。

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1)

我是岳阳人,17岁离开老家去上海读书,然后回湖南长沙工作了十年,又去了广州,在广东差不多30年。我对湖南这块土地的熟悉程度有点浅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永州有座九嶷山,它是舜帝南巡到达的地方。岳阳有个君山岛,岛上有片斑竹,当年娥皇女英二位妃子追寻舜帝而来,在君山岛听到舜帝九嶷山驾崩的消息,二妃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竹上泪水凝成斑点,被称作“湘妃竹”。其实,二妃死在湘阴我的老家。舜帝、二妃把永州跟我老家连接在一起了。

九嶷山大家是知道的,柳宗元也是知道的,但是周敦颐、怀素是永州人,却是我来这里才知道的。永州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了解得太浅,懂得太少,感到很惭愧。

今天是山水散文节,一会儿将要成立一个联盟,倡议书我是签了字的。柳宗元在这个地方,永州就可以挺直腰杆子,举起山水散文的旗帜。

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2)

我最初写游记散文,那就是山水散文,写自然的山水。但游记散文并不那么受欢迎,我在羊城晚报文艺部担任负责人的时候,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尽量不发游记散文,其他报刊杂志也很少发游记散文。原因是很多游记散文就是到此一游,跟高级导游词差不多,这样的文章是发不出来的。写这类文章的人特别多。尤其是现在,我们进入了影视文明时代,照片、录像满天飞,你用文字来写山水,已经不具备优势了。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山水散文不但报刊发,发的篇幅大,《人民文学》《收获》这些文学大刊也发。原因是你要在山水里面灌入你的思想,你的感觉,你的情怀,你的发现,你的历史文化,你对一个地方生活的发现,要把人的情怀与情感融进去,不仅仅是一个山水游记那么简单。从这方面来说,山水散文写得远远不够,山水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作为文学创作题材,它无疑是个主体,有无限丰富的表达空间。因此,山水散文大有发展前景。

现在我们提出山水散文这个概念,我觉得是贴合了一个大环境,各地搞旅游开发,大旅游是吧?文旅结合,社会需要。我们很多当地的作家对地方的宣传写了很多这类文字,只是大都层次不高。

从历史来讲,山水散文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题材。我没有考察山水散文是不是从柳宗元开始的,中国人对山水的书写源远流长,它成为中国文学独特的,甚至是中国文学表现的高峰。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与自然万物的和谐,把审美最高的境界与意境都寄托于自然之中,对山水田园的书写就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也是一个伟大的传统。

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3)

西方跟我们不一样,西方的写作是一种思辨的、逻辑性的、观察思考的类型,古典时期它关注的是神,文艺复兴之后关注的是人。虽然我们能看到梭罗写的《瓦尔登湖》、屠格涅夫写草原的篇章等等,但整体上,他们写自然的作品非常少。他们更多的把笔墨用在写自己对宗教、现实的思考、思辨上。这一点从西方的绘画上也能看出来,它的风景画并不多,文艺复兴之前基本都是画神的,文艺复兴之后画人,那些自然的山水不是主体,不是表现的对象,画得刻板,格式化,大都画在画的一个角落。他们以山水为主体是在印象派出现的时期,在此之前,像巴黎柯罗画森林的画家极少。

而中国的山水画从隋朝展子虔就开始了,中国的绘画主体就是山水,中国的诗歌很多也是山水诗,散文写山水的也不胜枚举,人跟自然的关系是我们中国文人感兴趣的,也是思考最多,表达最成功的。中国的哲学讲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讲究整体主义。中国的道和禅宗,以天地为对象,崇山敬水,参悟人生、参悟生命,因此,中国人对自然山水有一种宗教般的感情。

再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这是典型的山水散文,是纯粹的自然。读他的《小石潭记》,语言非常精辟,甚至比诗还讲究,每一个字都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他在唐代写的这种游记散文,现在读还觉得特别当下,没有一种隔阂感、陌生感,或者说时空感、古老感。衣服与生活器具是非常有时代感的,很容易就过时了,好的文字却能穿越,柳宗元的文字,就像我们现代人写的一样。虽然是古文,却有现代气息和活力,这是非常了不得的。

在一千多年后,我们今天去参观这条河,游览愚溪的感受,我不能马上讲出来,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感慨最深的是,这么普通的一条溪,能够写出这样的名篇,我们看到的比它好的河流多了去,但是我们的好文章确实太少。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作为一个问题,大家来思考一下。

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4)

中国的散文写山水写风景的很多,那时我们还没有散文的概念,我们是大散文的概念,或者说是文章的概念,包括奏折、政论都算散文。散文的概念到五四时期才有,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文体概念。五四文人的散文写作还比较宽泛,还有很重的议论文、随笔的味道。延安时期出现抒情散文,后来占据了主流,山水散文倒是越写越多,同时也越写越滥。

作为一种反动,上世纪末,贾平凹提出大散文概念,我记得在中国作协北戴河散文会议上,我对一个编辑把某位名人的演讲词收入散文年选提出了批评,这种宽泛的尺度无视文学性,散文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那就等于取消了散文的概念。我不赞成这样的倒退。散文的文学性不能否定。

现在,民间依然还是抒情散文的天下,很多作者写散文装腔作势,感觉是在抒情,其实是虚情假意,是一些很空洞的语言。他们觉得自己语言优美,文字一看就飘浮,很不认真,很不接地气,没有情感照样可以写得好像很有感情似的,看不到一个作家的内心,他的精神质地。而这些正是我们作文课在教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的朗诵,拉腔拉调才算朗诵。

导游词小石潭记50字,小石潭记导游词作文300字有标题(5)

回看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就能发现我们精神的虚弱。他的性情,他的境界,他的思想,他当时那种处境,非常真实的一个人。我们要把这样的传统接上来,学他惜墨如金,字字珠玑。我们不能动不动黄河长江一样滔滔不绝,还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其实都是废话,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你能不能结合你的实际、你的真切感受,写点真实的东西?我们来一个返璞归真,回到本心,回归古代文人的那种文风,那种写作,那种实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描写都是及物的,都是他看到的对象,没有一个字的废话。把我们的心境、情怀、处境寄托于山水,让人闻得到你的气息,写出你的性情和精神质地,让山水跟人融合为一体,不作机械的山水描写。这样的描写交给摄像枪照相机,它们会比你的文字逼真,如临其境。文字自有它替代不了的地方,那就是你的人味,而不是机器味,人味是永远属于你个体的,打上你的烙印的,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文学味。

写作更多的是用心去体悟,是写出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山水。散文就是写自己,山水也是对你自己的一个观照,文学即人学。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熊育群文学苑”)

熊育群,出生于湖南岳阳屈原管理区,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长篇小说《连尔居》《己卯年雨雪》,诗集《三只眼睛》《我的一生在我之外》,散文集及长篇纪实作品《第76天》《春天的十二条河流》《沉默的风马旗》《罗马的时光游戏》《路上的祖先》《钟南山:苍生在上》等20多部。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第十三届冰心文学奖等奖项。作品被翻译为英、德、俄、意、韩等20余种文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