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大概是全世界公认最讨厌做的事之一。除了油腻的触感,洗完之后一双嫩手变糙了更令人绝望,甚至许多人 “因为不想洗碗就连饭都不想做了”。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宣称“温和”“不伤手”的洗洁精,事实是否如此?
2019年2月,消道长测试了13款洗洁精,包括9款市售知名洗洁精,以及4款直销品牌洗洁精。
检测指标包括防腐剂、二噁烷、荧光增白剂等。
测试品牌9款市售知名洗洁精:立白、斧头牌、妈妈壹选、开米、白猫、超能、榄菊、Morning Fresh、ecover欧维洁
4款直销品牌洗洁精:完美、宝馨、嘉康利、Sc88善彩
斧头牌可致敏防腐剂超欧盟标准约5倍在日常使用中,大部分消费者使用洗洁精时没有戴手套的意识,或者觉得戴手套不方便,因此在清洗过后会觉得双手肌肤紧绷、干涩,长期使用会导致纹理加深、双手变得粗糙、无光泽。
其实这跟洗洁精的配方成分有关,除了酸碱度的调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防腐剂、香精等。
清洁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有MIT(甲基异噻唑啉酮)、C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卡松(KATHON,由MIT和CMIT按照1:3的比例混合而成)等。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有潜在接触致敏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红疹,严重时可导致接触性皮肤炎。
欧洲和美国的回溯性报告指出,近年对防腐剂MIT和CMIT呈敏感反应的人数百分比有上升趋势。
据洗洁精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餐具洗涤剂所用防腐剂应符合化妆品标准相关要求。
如今《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已被《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代替,其中关于防腐剂的允许使用品种及浓度有规定:MIT的最大使用量为0.01%(100mg/kg),而CMIT/MIT混合物(以3:1 比例计)则不可超过0.0015%(15mg/kg),且CMIT/MIT混合物和MIT不可同时添加。
基于该物质的强致敏性,根据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简称SCCS)在2015年12月的最新评估结论,认为其限量为15mg/kg时,在淋洗类产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2017年7月6日,欧盟化妆品法规EC 1223/2009附录V被修订,针对越来越多的过敏性事件,降低了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的使用限量,由100mg/kg降至15mg/kg,仅用于淋洗类化妆品。
检测结果显示,13款洗洁精中,包括斧头牌、立白、超能、榄菊等在内的9款检出了不等量可致敏防腐剂MIT及/或CIMT,但含量均符合我国现行标准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但值得警惕的是,斧头牌MIT含量较高,接近洗洁精国标要求的上限100 mg/kg,且超出欧盟标准约5倍。
此外,立白、超能、榄菊的MIT含量也不低,超过欧盟标准2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