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澄
海葬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船上死了人,又来不及将尸体运回陆地安葬,就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当时的仪式不太讲究,就是找条小船载着尸体,挂上风帆,任其在大海中漂游。也有更简陋的,尸体被缝进帆布袋里,直接投入海中。在非常古老的习俗中,裹尸袋的最后一针要穿过死者的鼻子。
后来海葬这种形式被人们继承和发展下来,目前的海葬分为将骨灰洒向大海和把死者尸体绑上重物,装入棺材直接沉入海底两种。由于舰船上一般没有火化的条件,对后一种海葬应用最多的是各国海军,尤其以海上大国美国搞得最有仪式感。
美国海军
美军海葬是什么程序?
乘风破浪的军舰缓缓停了下来,桅杆上降下半旗,全体舰员聚集在一起凝神注视。覆盖着旗帜的棺材躺在甲板上。一名牧师走上前去,朗读经文并祈祷。
宗教仪式后,7名排列整齐的士兵向天空鸣放三枪,三枪过后,射击队的士兵仍然一动不动,被锁定在朝天射击的状态。随着枪声,全体官兵低下头去,默默发出祝福。
军号响起,6-8名神情凝重的士兵抬起棺椁走向架在甲板边缘的一个倾斜平台上,抬棺传统来自古罗马仪式。他们摘下棺材上的旗帜,将棺材放进倾斜平台,松开手,棺材滑入海洋。几名士兵将旗帜折叠后交到舰长手中,仪式结束。
这就是美国海军海葬的基本操作流程,宗教部分一般是选择特定于死者的宗教神职人员来做祈祷,有时如果没有相应的牧师,可会由海军牧师或者舰上的指挥官来执行。
葬礼上的三声枪响,来自一种古老的迷信。曾经有人认为邪恶的灵魂会从死者的心中逃脱出来,所以鸣枪是为了赶走那些恶灵。
「三次射击」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历史研究者注意到:在古罗马的葬礼仪式中,地球被铸造成坟墓三次,哀悼者念出死者名字三次,说出「告别」这个词三次。
鸣枪仪式
抬棺木的士兵会将国旗折叠13次,这代表美国13个原始殖民地。折成三角形则象征美国爱国者的三角帽。国旗折叠后,只能看到带有星星的蓝色区域。
对于已经火化了的,带到舰船上进行海葬的遗体,就是使用骨灰盒以与棺材相似的方式进行海葬,或者可以打开骨灰盒,将骨灰散落在风中。这种情况下,海葬前必须考虑风向以确保仪式顺利进行。
还有一种情况,对于找不到遗体的战斗中牺牲或失踪人员,可以举行追悼会,通常在他们遇难的海域举行,人们将鲜花扔向大海。
遗憾的是,海葬时有时死者的家人不能出席。执行仪式的指挥官随后会通知死者家人海葬的时间、海葬地点的经度和纬度。
抛洒骨灰
什么人有资格获得海葬?
二战以来,海葬已经成为美国海军提供给军人及其家属的一种福利待遇,海军为以下人员免费提供海葬服务:
•军队现役服役人员
•从服役的任何单位退休的退休人员和退伍军人
•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和退伍军人的家属
•美国民用海事人员
如今的海葬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要进行一些处理,保证棺材迅速下沉,现在海葬中常见金属棺材,一来下沉快,二来对遗体的保护也更好。
美国环境保护部门规定海葬地点最低要求是必须距离陆地3海里(5.6公里),海水深度至少600英尺(180米)。各个州执行起来更为苛刻,有的州还要办理海葬许可证书,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
历史上一些特殊的海葬
1945年4月11日冲绳战役中,一架日军「神风」式自*飞机,突破防空火炮的层层弹幕,撞向主「密苏里号」主甲板的炮塔。好在没有直接怼上,而是撞在甲板边缘稍微靠下一点儿。
「神风」被拦腰折断,装有500磅炸弹的飞机后半段儿掉进大海,飞机上半段儿和飞行员的上半身飞出几十米,被甩到甲板上。船员们很快控制住了飞机燃油引起的大火,却一时不知道拿这个只剩半截身子的日军飞行员怎么办。
第二天,在舰长威廉加拉汉的要求下,「密苏里号」为这名日军飞行员举行了简单的海葬仪式。他们收拾尸体,还弄来一面日本海军军旗裹在他的身上,投进太平洋。加拉汉舰长为此事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死掉的日本人不再是敌人」。
为石野节雄海葬
后来查明,这个驾驶零式战机的「神风」自*飞行员是19岁的石野节雄。58年之后的2003年,加拉汉舰长的儿子和石野节雄的遗属在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见了面,双方还举行了纪念死者的慰灵仪式。
说起来「密苏里」号真是一艘福舰,即使被「自*式」袭击命中过,1944年起参战一年多出生入死,就没有受过太大的战损。还被选中举行了标志二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该舰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1945年2月25日至28日,美军「汉斯福德」号海葬硫磺岛战役中牺牲的士兵
1962年纳粹前高官、屠*犹太人的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在以色列被处决,遗体被火化。以色列人将他的骨灰洒在地中海的国际公海水域上。这么做的原因是以色列不想让这样的人埋在土里,也不想让世上存在一个有可能成为其他纳粹朝圣之地的坟墓。
对另一个美国敌人本拉登的海葬处理也出于同样理由,美国认为:「找到一个愿意接受恐怖分子的遗骸的国家是困难的,海葬也是为了防止他的埋葬地成为恐怖分子神殿」。
因此,美国政府舍弃了伊斯兰教习惯的土葬(尸身要朝向麦加方位),而将拉登海葬于北阿拉伯海,此举被某些人士视为亵渎伊斯兰教派传统。
海葬在民间
即便没有战争等特殊需要,在可以自由选择葬礼仪式的民间,海葬这种形式也是很受欢迎的。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们放弃必须扎根故土的执念,更希望以自由漂泊的方式回归生命的本源。
我们熟知的海葬名人还有:美国大导演希区柯克,他的骨灰散落在太平洋。2012年,根据遗愿,海军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举行了秘密海葬。几个月前去世的「海绵宝宝」创造者史蒂芬⋅海伦伯格的骨灰被洒在加利福尼亚海岸。
希区柯克
从某种意义上看,相比让沉重的肉身回归故里,入土为安,骨灰撒向大海确实显得更轻灵自由,了无牵挂。由此想到前一阵有新闻说,有人把亲人的骨灰撒到迪斯尼乐园,可见个体对于如何安置身后的归宿,选择还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