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走过中秋,又到重阳。
1957年孙福熙秋尽菊花图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重阳节被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唐代,重阳节被认定为正式节日。传承至今,重阳节又被赋予了“孝亲敬老”等内涵。
九月九 · 重阳节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人登高游览、佩茱萸、饮菊酒......希冀健康长寿。
这一天,许是独自,许是有人相随,杜甫登高伫立,遥望河山万里,回首生平往事,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这首千古名诗。
此外,重阳节这些习俗在其他杜诗中也有提及,如“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人已老去,对秋景更生悲,诗人只有勉强宽慰自己。到了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友人尽欢而散。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
又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五首·其一》由此可见,重阳佳节,饮酒赏菊,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