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学者应劭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时间是在秋分日的酉时,即晚上5点到7点。中秋节原是从秋分夜的祭月节而来。因十五月色更好,两者渐渐合二为一。有道是:“此夜若无月,虚度一年秋。”
俗话用“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来形容煞风景。
中秋节定于唐,盛于宋,至明清时与元旦齐名,成为传统节日中的顶流。漫长时光中,社会心理秩序的重构,人性的享乐超越了对神性的敬畏,渐次淡化了祭祀的意味,将此节转成了盼团圆、同赏月的世俗佳节,将此夜流光转成千里相思,化作急管繁弦,笙歌不歇。
祭月也好,拜月也罢,都要备上香案,摆上瓜果供品,燃香礼拜,精心准备的吃食原本是为月神——太阴星君准备的,然而星君享用之后,并不妨碍人继续享用,人们想通了这一层之后,中秋节的吃食愈加花样翻新,就中以月饼为翘楚。
我小时候杂书看得多,传说听得多,月饼的起源知道不少,除却江南地区流传甚广的朱元璋或张士诚以月饼夹信约定起义的说法之外,还记得几个关于唐朝的:一为初唐时的祝捷食物,时当仲秋,唐军远征得胜,有人献饼祝捷。唐高祖笑指明月,以圆饼分赐重臣,戎马一生的皇帝忽然风雅:应将圆饼邀蟾蜍。至此有了中秋分食月饼的习俗。只不过那时候月饼还不叫月饼,统称为胡饼。
到了唐玄宗年间,著名的贵妃、当时的时尚偶像杨玉环女士临轩赏月品尝美食,将其中一种胡饼命名为月饼,至此风行天下。最后一种说法时间上较接近宋,是说唐末僖宗年间,僖宗以宫中御饼赐新科进士,助其游宴之兴,传播开来,便成了月饼。
关于月饼的广告,自然是苏大胡子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最为知名,但这是现代人看见“嚼月”两个字望文生义产生的美好误会,细论起来,“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文献,《武林旧事》和《梦粱录》中提到的月饼都是市井小食,四时皆有,并非特指中秋月饼,长得也不像月饼,是蒸出来的,更像包子。宋人中秋的保留节目是喝新酒,吃各种时鲜水果和新上市的螃蟹。
真正将中秋和月饼相提并论并明确定义为月饼的是明代文献。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沈榜的《宛署杂记·民风》有“八月馈月饼”的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崇祯年间出宫的宦官刘若愚在《酌中志》则说得更细:“(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风凉干燥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看到最后一句,我忽然就很心疼古代人的俭省了,从中秋放到冬天,再美味的月饼也过了保质期,味同嚼蜡了,所以说千万别想着穿越,吃穿还是现代好,种类繁多,任君挑选。
清代北京过中秋的节俗比明代更讲究。当中不乏乾隆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这两位都是讲究礼数、喜好热闹奢华的主儿,每逢中秋便命御膳房制月饼,除自食外,还喜欢颁赐亲信及诸位王公大臣,以示荣宠,共享团圆之意。上行下效,中秋节礼更是蔚然成风。老北京送礼送双不送单的礼数估摸着是从宫廷传来的。除了西瓜和藕这样圆形的蔬果,更讲究的还需配上石榴、柿子、苹果等,寓意子孙满堂,事事如意,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