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3 14:50:17

一、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答:顾名思义就是一类由“虫子”(病媒生物)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

常见病媒生物(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

常见的疾病有如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森林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

这些传染病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如登革热、丝虫病南方多见,黄河以北没有;疟疾也是以南方为主,北方很少见到;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病区域是东北、内蒙、新疆等;流行性乙型脑炎则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现在人的流动很大、很快,不排除在其他地方感染,在当地发病的可能。所以询问近期(潜伏期)行程不可少。

二、什么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答:以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传染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

常见疾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布鲁氏杆菌病、禽流感等等。

传播途径是通过虫媒、人与动物接触、食用加工不当的动物肉等。

这里重点提醒:近年我县布鲁氏杆菌病有增多的趋势。发病人群为羊、牛等养殖户、屠宰、贩卖等人员,个别是因为饮用消毒不当的羊奶、牛奶等引起。主要症状是发热,热为弛张热(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伴有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等。布鲁氏杆菌病有些伴有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腰痛及下背痛,局部压痛,叩击痛,伴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受限,常处于固定姿势,很容易误诊。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是(1)

三、常见虫媒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源(中间宿主)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中间宿主)是猪;狂犬病传染源是狗、猫等;鼠疫传染源是野鼠或家鼠其他犬科动物;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是老鼠;布鲁氏杆菌病传染源是羊、牛等;人禽流感的传染源是家禽如鸡。传播途径是通过密切接触、蚊虫、跳蚤叮咬皮肤传播等方式传播。

看下表

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流行性乙型脑炎

脑病毒

猪为主要传染源

蚊虫叮咬而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鼠为主要传染源

通过带毒动物咬伤,皮肤伤口接触受染鼠粪便等排泄物或饮食及空气传播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患狂犬病或带病毒的犬或猫

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病毒随唾液经皮肤黏膜吸入

人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

患禽流感的家禽,主要是鸡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禽类及其粪便,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疟疾(打摆子)

疟原虫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

经蚊虫叮咬皮肤传播

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

羊、牛等

密切接触人员,或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乳品

鼠疫

鼠疫菌(鼠疫耶尔森菌)

啮齿类动物,包括鼠类、旱獭等。鼠疫病人

跳蚤叮咬传播

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是(2)

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是(3)

四、怎么预防虫媒与动物源性传染病?

答:我们了解了疾病的传播方式,预防就会有的放矢。

(一)、环境卫生与个人防护:

1、首先是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四害”等病媒生物。如消灭蚊子等传媒,就可以阻断乙脑、疟疾等疾病。

2、在流行的地区、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如使用蚊帐、劳动中使用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3、避免裸露皮肤或伤口直接接触可有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物品及“疫水”等。

4、进行免疫接种。

(二)注意饮食卫生:

1、饭前便后洗手,一定要洗手

2、不喝没有经过消毒和煮沸的羊奶,牛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蛋;生熟食品一定要分开存放、加工。

3、不滥吃野味。

4、不吃可能受到鼠类等动物污染过的生冷食物、水和饮料等。剩饭剩菜要冷藏或封盖保存,防蝇防鼠防尘,隔餐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三)、加强动物的管理:

1、与动物接触(如鼠、鸡、鹅、鸭、鸟、猫、狗、羊、牛、及野生动物等),接触后一定要洗手。注意防止被抓伤或咬伤。

2、大量接触这些动物的粪便及排泄物;如养殖场清理工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

护用品,劳动完后一定要及时清洗,包括洗澡、和洗衣服。

3、给宠物、牲畜注射相关免疫疫苗。

4、散养的家禽、家畜及宠物不要让它们随地便溺,要及时清理消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