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艺术固然有它的夸大之处,但这种“此刻仿佛曾经发生过”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就连面前物品的摆设、人物的对白都好像曾经发生过。那一刻我们都会觉得无比惊异和神秘。“啊,好奇怪,刚才这一幕,我好像曾经在哪里经历过!”我们会这样说。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
正如前面答主所提到的,这种感觉的名字叫Déjàvu(Already Seen)。
著名心里学家、语言学家埃米尔·波拉克
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vu在中文或日语中称之为“既视感”,更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
《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大约有1/3的人有过多次类似的体验,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在人们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Déjàvu的时间多出现在6-10岁之间。
有研究者认为,在很多时候,“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种Déjàvu。有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觉得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你所熟悉的,因此会很容易想要亲近对方。
Déjàvu之所以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Déjàvu只会发生在“此刻”,它是一种正在经历的感觉,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发生。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你遇到ta十次也会同样认识他;而Déjàvu的感觉则是,你可能每天都从这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很难去描述它。
实验证明,Déjà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生病的时候出现,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环绕的情况下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有趣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有可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反面jamais vu(似不相识),它指的是你明明看到了熟悉的人或事物,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相关的细节;或者看到很熟悉的字词却认不出,话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年轻人的生活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Déjàvu的出现频率在成年早期达到峰值,在25岁后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