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孔子一生,怀揣经天纬地之才,到死终究不得重用。从他个人的名义上来看是悲剧的。但从整个华夏文明的高度来省视,正由于孔子在当时之世不堪重用,未沦为时代局限的产品。他的思想才能光耀华夏,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石。
但你若怀疑孔子只是一位,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才能的空想家。你就大错特错了。
可以这么说,孔子的治国才能,足以秒*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任何大智大能之才。

在此不加赘言,先大概描述一下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极其变迁。
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左右伐纣建立周朝,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这段时期在历史上称之为西周。
随之而后的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区分二者之界限所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此后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六国。

而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正好处于春秋晚期。此时礼乐崩坏,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
诸侯国纷纷崛起,为了在图强争霸中争的一席之地,广搜天下贤才甚至是奇才怪才,只要占一个才字,都将他们纳为己用。
而孔子作为春秋中后期,其雄才大略足可称之谓,当时天下第一的伟才大才。各诸侯国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都很有默契的对其进行了选择性忽略和政治边缘化。
孔子和他的团队,就像漂泊在春秋大陆上的绝无仅有的“核武器”。任何诸侯国不论实力强弱和大小,谁能得到他的忠心辅佐,给予他百分百的权利使用权限。
我相信孔子还用不着“十年生聚”和“十年教训”,便能还你一个统一强盛的全新的伟大国度。
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文能富国足食的;武能战必胜,攻必取的;精通工业制造的;擅长经商的;什么辩才、贤才、武功高强的,可谓三百六十行的所有顶尖人才,都心甘情愿的被他一人所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