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雄狮在线观看,南北狮王粤语电影完整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06:40:05

近日,在2024年“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广东佛山的南海狮团和来自北京的白纸坊太狮团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狮舞表演——《南北雄狮庆新春》,南狮鲜活灵动、北狮威严刚毅,惟妙惟肖的造型和吐瑞、爬杆等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喜庆热闹的场景将春节氛围“拉满”。

舞狮表演结束后,“美美与共——南北舞狮交流会”举办,来自南北方的舞狮团、地方文旅部门代表、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分享南北狮舞的发展情况、介绍南北狮舞的异同、畅想南北狮舞的发展前景,搭建起南北狮团的交流对话平台。

群众喜爱是传承的基础

瑞兽在古代是人们用以驱鬼娱神的具象表达,狮子作为瑞兽中的代表,时常出现在各种节庆或重大活动中,演变为一种民间传统舞蹈——狮舞,历代相传、长盛不衰。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狮舞逐步形成南北之分,以广东醒狮为代表的南方狮舞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并在佛山南海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以白纸坊太狮为代表的北狮是行香走会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起源于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成立于清代乾隆五年(1740)的太狮老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狮舞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和喜爱。2006年,狮舞(广东醒狮)、徐水狮舞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狮舞(白纸坊太狮)、狮舞(丰城岳家狮)等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井冈山全堂狮灯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狮舞文化被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成为各地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

狮舞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它在各地代代相传的基础。南海区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梁惠颜说:“一直以来,人们自发组织队伍在民间传承广东醒狮,在开展‘狮口普查’行动时,我们发现很多人自筹经费维持狮队的日常演出活动。”“传承至今,白纸坊太狮是所有非遗项目中表现最为活跃的项目之一,它在各类节庆活动中营造喜庆氛围,深受群众喜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吕彦丽说。

创新发展是传承的手段

狮舞在演出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勇敢、团结、智慧,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近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共同打造的“云上西城 遗脉相承——西城非遗万象馆”上线,狮舞(白纸坊太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敬伟拥有了虚拟形象。白纸坊太狮作为群众生活的生动见证,将在“非遗万象馆”得到广泛传播。

近年来,广东遵循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坚持现代与传统并重,积极发展民间醒狮艺术,醒狮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广东共有1800多个舞狮团,每年进行超3.5万场演出,并将狮舞文化送出国门,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表演,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贡献。梁惠颜介绍,为了进一步传承狮舞文化,佛山开展了“狮口普查”行动,梳理出佛山2500多只狮子,并深挖狮舞文化内涵,不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还成立了南海狮团,将狮团的12个成员形象作为城市文化IP,应用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为狮舞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路径。”梁惠颜说。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狮团负责人周佳伦介绍,自2022年1月启动城市公共IP南海狮团建设以来,南海狮团对12个成员进行了IP形象打造,根据其历史原型分别赋予了名字和标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佛山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南海狮团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受到了大众喜爱,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周佳伦说。

交流融合是传承的聚力

狮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营造喜庆节日氛围、彰显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狮舞分南北,但其精神内核不分南北。近年来,南北狮团的交流互动愈加频繁和深入,为狮舞的创新发展探索出新路径,进一步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南海狮团国鼎狮队队长黄志佳介绍了南海醒狮的表演特色,南狮流行于华南地区,靠舞狮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作考究。其舞动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等,为了增加娱乐性,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如上肩、叠罗汉、上杆、过梅花桩等。舞动中,狮子主要表现出喜、怒、哀、乐、动、静、惊、疑8种神态。

“北京的狮舞,一般分为太狮和少狮,太狮指的是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的大狮子,而少狮则是由单人扮演的小狮子。”白纸坊太狮代表性传承人杨敬伟说,作为地道的北京狮舞,白纸坊太狮动作逼真、表情到位,狮子脖子上挂着7个紫铜铃铛,寓意喜、怒、哀、思、悲、恐、惊7种情绪,舞狮者必须配合铃铛的响动,调整狮子的情绪和样态。

《南北雄狮庆新春》是南北狮舞文化的交流交融,也为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交流会上,与会嘉宾认为,将狮舞融入现代生活,以新潮的方式表达,这是艺术的创新,未来将有更多狮舞精品力作出现。他们建议,未来,南北狮舞应携手共进,将其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传承下去,系统、全面地梳理狮舞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全力推动狮舞文化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刘海红)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