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电视上看职业运动员的冲浪表演,原来我一直以为是要借用摩托艇等设备,先将冲浪者拉到外海,然后他们再顺着海浪冲回岸边。这次近距离看到澳洲普通老百姓冲浪活动,才知道玩冲浪的大概过程。
澳洲的7月是冬天,但我们旅游那段时间里,白天的气温却都有摄氏20多度。因为天气晴朗,又受到海浪的诱惑和冲浪者的感染,我也不顾脸面地脱掉衣服,扑倒海里去狂舞了好一阵子(这可违反了导游“海边危险,不许游泳”的规定啊)。而一旦站到海水里,我才发现,那些一个接一个的只到膝盖高度的小浪冲来,人也很难在水里站稳的。而那些间歇式到来的半身以上高度的大浪,则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来一个,劈头盖脑,更是人力无法与之抗衡的。 但很奇怪的是:那些浪尽管冲力巨大,但却不会把人卷到海里,只会把人往岸上推----难道这是涨潮的原因?
另一方面,海浪在往岸边冲击的同时,还会沿着岸边按固定方向流动(有点像河流有固定的流向一样)。所以那些冲浪者,就会选择在“上游”下水,趁着大浪未来之前,躺在滑板上拼命往外海划水。一旦大浪来了,就站到滑板上借助大浪的推力,往岸边“滑翔”。当回到近岸时,他们也已逐渐地被海浪带到“下游 ”的浅滩处。在那里,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游回到岸上,再沿着沙滩跑到“上游”下水,就可继续下一次冲浪。
下面大家可以跟着我的照片看看何谓“上游、下游”,老外如何玩冲浪?
在下面照片中(图1),拍照者所站位置(人影处)的右后边,就是冲浪者下海的“上游“。冲浪者在此下海并游泳一段距离后,就开始冲浪了。当冲浪到的”下游“(照片远处树林附近海面)时,就从那里返回岸边。
按照我们国人的习惯思维,这样好的天然冲浪圣地,应该用铁栏杆围圈起来,卖票收费。这一可以增加政府收入,造福人民;二可以通过昂贵的门票杠杆,避免游人过多导致景区混乱和环境污染;三可以防止游人无序的冲浪所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我不禁怀疑:当局好像有点“钱多人傻”啊!
你们不但不卖票收费,却在海边建一些舒适干净的浴室和厕所,供冲浪者免费淋浴换洗,这不是“不拿澳元当钱”嘛? 我真是困惑极了!
冲浪者在“上游“准备下海的跟拍
冲浪者在“上游“准备下海---远处可看到蚂蚁大小的其他冲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