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八岁登基即知黾勉学问翻译,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2:26:21

清入关之前,新君之立,由八旗亲王、郡王、贝勒等商议决定。这次帝位继承,不经过八旗王公大臣会议议立,而以遗诏形式指定皇三子玄烨为嗣帝,在清朝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在孝庄太后主持下,对旧有帝位继承制度的大胆改革。从此,国君由公议改为指定,由出自皇族改为出自皇子,成为定制。

  顺治帝驾崩,朝廷上下,不但诸王大臣,即使普通官员,一般也都希望由皇子继承帝位。据中书舍人张宸《杂记》记载,当时外城各门全都关闭,士兵站岗,全城戒严,大街小巷空寂无人,大家都惶恐不安。午后四时左右,召百官携朝服入朝,进门即令赴户部领孝帛,然后到太和殿西阁门。遇同官魏思齐,打听由谁继帝位。回答说:“吾君之子”,“心乃安”。可见,以皇子继位,在当时顺天心,合人意,有利于稳定政局。

朕八岁登基即知黾勉学问翻译,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翻译(1)

 帝位继承制度的重大变化之所以能行得通,而且是众口一词,原因有二:一是皇权已经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诸王的权势大为削弱,诸王与皇帝已非共议国事关系,而是诸王、大臣在皇帝谕旨下奉命议事。也就是说,皇权高于一切,达到不能分割、不可转让的程度,所以皇位必然世袭。二是清朝入关后,对关内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多有吸收;广大汉族官民,认可并习惯子承父位的皇位世袭制度。即使是皇帝家族内的兄终弟及,也意味着皇权的转移和再分配,容易引起纷争。乞求“太平和丰年”的百姓,最怕政局动荡,不得安生。所以说,这次帝位继承制度的改革,是适应客观环境,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日,玄烨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亲自主持下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改明年为康熙元年。定顺治帝谥号为章皇帝,庙号世祖。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康熙尊祖母为太皇太后,尊母后(顺治帝皇后)为仁宪皇太后,尊生母为慈和皇太后。

  康熙一词,满文原意:安定、太平、安乐,表明清朝统治者在遭到人民长期抗击之后,渴望出现太平、安乐的局面。顺治帝生前已基本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但活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郑成功仍有相当势力,入据台湾后,仍不时*扰大陆。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亦有待于驱逐;漠西厄鲁特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总之,统一全国、保卫边疆、轻徭薄赋、察吏安民等任务相当繁重。少年皇帝任重而道远。

  玄烨即帝位刚两个多月,江南桐城县生员周南,到皇宫门前条陈十款。其中第十款是:“请垂帘以襄盛治之隆。”他援引宋代皇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建议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宋朝第五代皇帝宋英宗,嘉祐八年(1063年)即位,不久因病不能掌理朝政,由曹太后垂帘听政,英宗病情好转,曹太后撤帘还政。英宗死后,他与皇后高氏所生的长子即位,是为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哲宗即位,年仅十岁,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临朝九年,直至元祐八年(1093年)病故。历史上有先例可循,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顺理成章。

  孝庄太皇太后德高望重,完全有驾御朝政的能力和威望。然而,她毫无谋取个人权力和至高地位的*;是历史把她推到或说逼到这一步,她才勇敢地把重担挑起来。除了一心辅佐皇孙做一个好皇帝之外,别无所求。因此断然拒绝了周南的建议。

  举世公认,康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位有作为、受后人称道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如此,重要因素是祖母的教导和辅佐。玄烨本人感受最深,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太皇太后病重,他“五内忧灼,莫知所措”,对臣下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

朕八岁登基即知黾勉学问翻译,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翻译(2)

  对于只有八岁的孙儿皇帝,太皇太后功夫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他直接参与听政、议政、决策大事的实践过程,逐步学会独立掌理朝纲;一是教以治国之道。康熙即帝位后,继续选择品学兼优的官员讲授中国古代圣贤书籍。他曾回顾:“朕八岁登基,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读句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书唯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由于他勤学苦读,故对“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有准确的领悟。更有太皇太后经常教导。康熙登基时,太皇太后就训诫说:自古都说当皇帝难,众多的百姓对居于其上的皇帝寄予殷切的期望。所以皇帝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全国都安乐富庶,大清江山才能永远巩固。你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一言一行,时刻谨慎,恪勤政事,以便承担起你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基业,让我放心。康熙不辜负祖母的期望,将祖母的教诲牢记心中。有一次,太皇太后在众官员面前问康熙有何愿望,他胸有成竹地回答:“唯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官员们听了,一致赞颂,认为:“盖抚驭万方,驯致太平,其基已肇于此。”

  自从顺治帝驾崩,太皇太后就开始掌管起重大朝政,但不直接出面处理政务。为了国家政务有效运转,皇帝亲政前,实行四大臣辅政体制。康熙即帝位第五天,太皇太后谕诸王、贝勒、大学士、都统、尚书等文武官员说:“尔等思报朕子皇帝(即顺治)之恩,偕四大臣同心协力以辅幼主,则名垂万世矣。”

  四大臣是顺治帝在临终指定皇太子时,亲自从直属皇帝的上三旗中选任四名亲信大臣为辅臣:内大臣索尼(正黄)、苏克萨哈(正白)、遏必隆(镶黄)、鳌拜(镶黄)。令他们辅助幼帝,佐理政务。顺治帝的遗诏,来自孝庄太后的建议,并在她的亲自主持下实施。在顺治帝逝世后仅七八天之内,便确立了一个新的统治核心。它“以太后为中心,遗诏为根据,惩于前次摄政之太专,以异姓旧臣当大任,而亲王贝勒监之”。[1]

  按清朝传统旧制,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由宗室诸王摄理。世祖福临幼年,由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由于权势过大,竟然觊觎皇位。因此,孝庄太后大胆改革传统旧制,决定由上三旗元老重臣共同辅政。上三旗大臣,与皇帝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又与皇位无关,他们与太皇太后及皇帝之间,除君臣关系之外,还有旗主和旗员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要随时向太皇太后请示汇报。据朝鲜使臣在中国了解的情况:“四辅政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

朕八岁登基即知黾勉学问翻译,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翻译(3)

 四大臣辅政体制,体现太皇太后、年幼皇帝和四大臣的共同领导关系。凡事由四大臣集体商议,年幼的康熙帝与辅臣共同听政,奏请太皇太后决策。或太皇太后提出问题,四大臣商议,皇帝下令实施。如:顺治朝仿明制,设内官十三衙门,委任宦官,取代内务府,致太监得宠,与外官勾结受贿。太皇太后认为这是更张祖制,渐习汉俗的主要过错。因而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十五日,以康熙皇帝名义下令革除内官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又如:顺治朝撤销理藩院,将外藩事务划归礼部管理,一般仅限于对前来朝贡者设宴接待和颁发赏赐。这是明朝的做法。所以,顺治年间与外藩蒙古的关系有些疏远,管理大为削弱。太皇太后于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降谕吏、礼二部称:“太宗皇帝时,蒙古各部落尽来归附,设立理藩院,专管外藩事务,责任重大。今作礼部所属,于旧制未合。”遂决定重设理藩院,并扩大其职权。

  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体制建立,至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捉拿鳌拜,废除辅臣体制,凡八年零五个月,史称“辅政时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