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作业条件
6.3.1 图纸深化:施工前,应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图,绘制测量控制线图、墙面抹灰基准定位尺件布置图、门窗洞口收边控制线图。
6.3.2 间歇时间:施工前,砌体结构完成至少 15 天(间歇时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机械喷浆(抹灰)施工。
6.3.3 基层处理:混凝土墙、梁、柱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如有粉状隔离剂,应用钢刷子彻底刷干净;基层的清理:杜绝因混凝土表面的杂质影响砂浆的粘结性。
6.3.4 做保护,减少污染:户内抹灰前,沿墙铺彩条布(薄钢板),有效减少散落砂浆对地坪污染和浪费。
6.3.5 线管安装:机械喷浆(抹灰)前,完成室内给水管线安装和室内插座、开关底盒安装;用水泥砂浆填实,对于砖墙上开槽的管线要挂镀锌钢丝网;管线比较密集而无法砌筑时,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再挂钢丝网,管线、线盒预埋管线槽用砂浆修平、挂网。
6.3.6 线盒保护:施工机械喷浆(抹灰)前,电箱、电盒须做保护盖或塞泡沫块进行保护,水电管线应包裹防止抹灰过程中被砂浆污染,盖板保护好电箱、线盒,以防喷浆过程受损和污染。
6.3.7 作业面处理:
机械喷浆(抹灰)前,应将混凝土墙、顶板、砌体中的过梁、梁垫、圈梁及构造柱等表面凸出部分剔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等应剔除,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 10%的 108 胶),最后用 1:3 水泥砂浆分层补平。脚手眼、穿墙螺栓孔及管道洞口等,外侧先凿成喇叭状泛水坡口,用专用的防水砂浆再按上述要求补平。
外露钢筋头、铅丝头、模板皮、浮浆等要剔除干净。
6.3.7 门窗框检查及保护:
施工外墙机械喷浆(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塑钢门窗框边缝所用嵌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塞堵密实,是否完成门窗的防水处理,并要求粘贴好保护膜。
6.3.8 抹灰层控制:采用激光扫平仪安装定位尺件;抹灰层厚度控制在15~20mm,并同一楼层抹灰层厚度控制应一致。
6.4 操作工艺
6.4.1 工艺流程:
6.4.2 厚度和喷射控制
(1)抹灰层厚度控制在 15~20mm
(2)如超过 35 ㎜的部位,中间增加钢丝网
(3)浆料以垂直于墙面形式喷射上墙,厚度和喷射控制,墙体顶端喷浆质量控制,以确保喷射上墙的浆料运动轨迹为直线形式运动为准。
6.4.3 面层与底层抹灰间隔时间控制
(1)底层灰及罩面层灰的喷射施工时,每次喷浆间隙时间为用手轻触上次喷浆面层无压痕即可,间隔时间宜控制在 2 小时范围;
(2)内外墙分层施工时面层厚度至少预留 5-8mm;
(3)底层喷浆完毕,检查是否有超过面层预留厚度部位,如有超过,应及时进行涂刮;
6.4.4 实测及整改:抹灰收面后,须在抹灰干硬前完成实测、整改;
6.5.5 门窗洞口抹灰收边控制:大面抹灰、门窗框安装完毕后,利用门窗洞口边控制线抹灰收边;
6.6.6 阴阳角修正:阳/阴角采用阳/阴角抹刀修方正、修直。不宜采用长铝合金尺收阴阳角。
6.5 质量标准
6.5.1 允许偏差
6.6 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施工难点:空鼓开裂
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口抹灰空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