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人是指什么,你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3:16:08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人是指什么,你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1)

唐朝著名文学家杜牧的《清明》诗,几千年来人们传诵不衰,从权贵富贾到文人士子甚而是妇孺少幼,都能随口吟来,是一首千古名诗。
清明,又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此时,大地复苏,春意盎然。柳绽鹅黄,杨芯吐绿。人们或相约外出踏青游玩,赏春景,放风筝,挖野菜,会朋友;或随家人到祖坟扫墓祭拜,追思先人,吊唁逝者,抚慰心灵。诗人恰在这两天外出,又逢春雨,便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清明》诗作是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几千年来,人们对《清明》诗作的注释和欣赏出现了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行人”的身份认同。这是全诗的关键点。有的解释为作者自己,有的解释为扫墓者,有的则解释为踏青游玩者。结合全诗的意境,我认为不应把“行人”理解为作者自己,也不是扫墓者或游春者,应理解为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较为合适。

先看一看两种解释。

踏青游玩者

古时出门的工具有限,踏青游玩不会行走多远,且对当地的地形路径较为熟悉,即便遇到春雨,没有带雨具,赏玩的心绪被破坏,也不至于“断魂”,更无须向“牧童”问路,寻找酒家。因而此解释从情理上解释很是勉强。

祭拜扫墓者

虽然从上古时期就有在清明前后祭拜扫墓的习俗,但正式的形成吊拜祖宗的风俗却在明朝,唐朝时期的清明节还是以踏青游玩为主。再者说,扫墓者算不上“行人”,勉强为之,也断没有这边哀伤“断魂”、心境凄苦,马上又打听“酒家”,消愁欢愉。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意境大大相径庭。既然是扫墓,距离不会太远,不会向牧童问路。牧童还在放牛,也说明“雨纷纷”时间不长,或者下雨也不是很大。“清明时节”说明不一定是清明这一天,这就派出了扫墓者的可能。

以上两种对“行人”身份的认同都难以成立,只有“行人”即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才能同诗中描写的情景相吻合。

“行人”即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春雨纷纷,对上坟祭祖者或踏青游春者影响都不大。但对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就不一样了,由于长时间的跋涉,又累又饿,还没有带雨具,偏偏遇上春雨纷纷,衣服淋湿了,精神疲惫了,一股凄迷孤独之感涌上心头,就有了“断魂”之态。精神不振,情绪不佳,或相爱相思,或惆怅失意,或暗愁深恨。凄苦疲乏使“行人”产生了急需寻找一个酒馆的愿望。歇歇脚,解一解劳乏;避避雨,缓一缓精神;喝点酒,驱一驱寒气。是外地人,所以才“借问”,符合身份特征。“遥指”意味着还要走一段距离,但顺着牧童所指的方向眺望,杏花开处,隐约可见酒馆门前的酒幌子。全诗戛然而止,其余的情境就由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至于有人提到“行人”即作者自己,我不以为然。诚然,一首作品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感受,有的甚至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我觉得,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那种把作品中的人物身份等同于作者自己,作品的意境和格调就显得低端了。

综合分析,这首诗中的“行人”就是“行旅之人”,而非踏青游春之人和扫墓祭拜之人,更不是作者自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