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是哪一个节气,重阳节属24节气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3:59:43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节气”】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里讲:“秋分加十五日,斗指辛则寒露。”这个时候,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8日或9日这三天时间段,每年都有所不同。(今日头条)寒露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讲:“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在寒露这个节气,气温比白露节气的气温更加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结成霜了,因此叫做寒露。虽然寒露和白露这两个节气都与露有关系,但是白露是依色而命名的,寒露是依寒冷的感觉而命名的。

到了寒露节气,也就是深秋了,天气逐渐由凉转为寒,所以在这个节气,我们就会感受到秋天的肃*之气。寒露以后,北方地区的冷空气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实力,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的控制之下,雨季就基本结束了,天气常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这个时期对秋季的农作物收获非常有利。

一、重阳简介

在寒露节气有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会在这个节气当中,就是农历九月九日,俗称的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作老人节。(今日头条)因为在《易经》当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九重逢,因此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所以又叫做登高节。同时还有踏秋、佩茱萸、赏菊花、喝菊花酒等习俗。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因为农历的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就是长久的久,因此在这一天也有祭祖和推行敬老的活动。

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还有农历三月初三的踏春,这两个节日都是在古代的时候,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一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登高、佩戴茱萸、赏菊花。从魏晋开始,人们就开始重视过重阳节,因此重阳节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们熟知的唐代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讲的就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场景。这里的茱萸是一味中药,香气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且能够消积食,治寒热。(今日头条)古人用它可以置酒,可以做香囊,都用之养生去病。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还被人们称之为辟邪翁。

在晋代周处《风土记》里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由于登高望远的时候,有插茱萸、佩戴茱萸香囊的习俗,所以在古代把登高会,也就是九月九日这一天,又称之为茱萸会或茱萸节,这就是王维这首诗里面所提到的茱萸的记载。在这一天还有很多人会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这些民间习俗。

二、寒露民俗


(1)观红叶

寒露节气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有一个民俗就是观红叶,寒露的节气,连续降温就催红了枫叶,到了金秋时节在香山,满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所以在这个时候,爬香山,看红叶,成为一个民间的习俗活动。(今日头条)除了看红叶以外,转回到养生方面,在寒露节我们有一个习俗,吃一种食物来延缓衰老,那就是吃芝麻,寒露节气,气温由凉爽变为寒冷,所以这个节气养生应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这样一个习俗。

(2)吃芝麻及相关食物

北方地区,在这个节气当中,吃芝麻与芝麻相关的一些食物都成了寒露这个节气前后比较热销的产品,比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还有芝麻烧饼等这些时令的小食品。从中医的角度看,芝麻有健脾胃、和五脏、助消化、顺气和中、平喘止咳、抗衰老、利小便的功效,同时还对于神经衰弱有很好的帮助。我们一般吃的芝麻,白芝麻是主要是用来食用,黑芝麻主要是用来药用。(今日头条)黑芝麻在中医学里边又称之为胡麻或者胡麻仁,在中医的处方当中,有的时候会用到黑芝麻。

黑芝麻不仅可以保养身体,还可以养肾黑发,也就是说经常吃黑芝麻能够使头发变黑,同时还有护肤美容的作用。经常吃黑芝麻可以养血,滋润皮肤,能使比较干燥粗糙的皮肤变的光滑、柔嫩,因此可以延缓衰老。

三、寒露三候

寒露有三候:初侯鸿雁来宾,二侯雀入大水为蛤,三侯菊有黄华。初候就是第一批大雁往南飞,再过五天,雀儿投入水中之后变成蛤蜊,这是古人的一种认知,我们都知道蛤蜊跟雀不是一种生物,但这是古人从观察现象当中发现的,就是这个时候有雀的这种活动。三候菊有黄华,就是山菊花开始绽放,它是开放的,这就是整个秋天的这样一种景象。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节气”】(更多精彩,请关注明日寒露节气:养生篇)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