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倪伟)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这是紫禁城六百岁生日之年,最受关注的展览之一。
这个展览不以明星文物为亮点,故宫所藏186万件文物退居次席,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走上前台,成为主角。展览基于历史研究,选取从1406年到2002年中的18个历史片段,连起六百年的变迁。
缺少明星的展览,更需要细看。紫禁城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宫廷生活、建筑特征等等,全部或隐或显地布局在展览中。让我们跟随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狄雅静和策展人张杰等人的导览,从细节处看懂这个大展的内涵。
观众在看
金瓯永固杯。
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金瓯永固杯占“C位”
纵观整个展厅,乾隆朝金瓯永固杯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了,被安置在午门正厅中央位置,可谓“C位出道”。不过这只璀璨金杯的出现,不是为了亮宝,而有其特殊意义——紫禁城宫廷生活的一件物证。
450余件文物及史料照片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能否深刻反映紫禁城本身的变迁。因此,那些千古名画没有出山,而反映明代紫禁城建筑格局的《徐显卿宦迹图册》《瞻基行乐图卷》出现了,颇具证史的文献价值;那些价值连城的玉瓷珍玩没有亮相,而斑驳残破的凤阳明中都宫城城砖和残存仅一角的南京日晷来了,它们标记了明代都城的时空流转。
正楼展厅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张杰说,展览分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暗线是紫禁城如何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
展览三部分“宫城一体”“有容乃大”“生生不息”,时间分别落在明代、清代和现当代。明代部分侧重展现紫禁城营建和建筑特征,清代部分展示紫禁城布局和建筑的改动,既有民族融合也有中西合璧,现当代部分着眼民国迄今对紫禁城的保护成果。如果用三个词概括各部分的内涵,分别是整体、融合和保护。
展陈的设计也渗透了时间的概念,展览形式设计于彤介绍,将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这些变化又永远不变的影像展现给观众,这个构想贯穿了整个展厅的空间设计。另外,三个展厅分别以绿色、米黄色、红色为主色调,根据方位,暗合了“青龙”“白虎”“朱雀”的古代思想。
观众在看
太和殿屋顶的十个脊兽
。
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太和殿独一无二的第十只
脊兽
“行什”。摄影/新京报记者 倪伟
太和殿从明朝到清朝有何变化?
六百年之中,紫禁城并不是一成不变。目前东西六宫大体保留了明朝的建筑,而很多其他宫殿都是清朝营建,甚至反复重修。
西燕翅楼展厅策展人何蓓洁提醒观众注意一幅画:《徐显卿宦迹图册》。这幅画记录了徐显卿作为明代翰林官员的成长历程和仕宦生涯,此次展览特意从中选出两页,是为了让观众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门及太和殿广场的真实情景。
狄雅静提醒,图册中太和殿两侧构造与今天看到的不同。图中太和殿两侧由斜廊连接,但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以后,将斜廊改为防火墙,这是因为斜廊与主体建筑连接,非常不利于防火。
“紫禁城从明朝与清朝,格局有没有改变、建筑细部有没有变化,这些史料相对较少,但是《徐显卿宦迹图册》给了我们一些参考。”狄雅静说,类似明朝留下的绘画,让我们能看到明代紫禁城的整体布局或某一个局部,但是不是与真实历史完全吻合,还需与文献、勘查、考古以及科学技术结合,才能最终断定。
太和殿六百年来命途多舛,多次被雷火击中,又多次复建。仅在明朝就复建了三次。到了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二月初三日再次焚毁,由于良材难求、取木艰辛,工程备料用了十余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开工,两年后告竣,才有了今日的形制。
太和殿如此被雷火“偏爱”,让历代建筑师们不得不千方百计寻找防火之道,从建筑设计到防火设施,乃至向上天祈福。太和殿屋顶脊兽中独一无二的“行什”,相传就是取震雷防火的寓意。
中国高等级古建屋顶的走兽,一般为九个,按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全国仅有无上等级的太和殿有十个走兽,最后一个是行什。行什是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狄静雅说,因为长相似雷公,行什也被认为是雷震子的化身,端坐在太和殿之巅,用以驱雷避火。
将太和殿十只小兽同时放在一起展示,在狄雅静印象中是第一次。“在屋顶上你觉得它非常非常小,但放在我们面前,才发现每个高度都有四五十厘米高,你会发现古建筑对比例尺度的控制非常好。而且近距离看,每一个琉璃的小兽造型都非常精美,体现了清中前期的艺术特征。”
《徐显卿宦迹图册》显示,明代太和殿两侧构造与清朝不同。
摄影/新京报记者 倪伟
凤阳城砖与苏州金砖中的故宫历史
仔细看展览的布局,会发现在时间线索的大脉络之下,置入了一些袖珍的小专题。通过实物的串联与背景介绍,呈现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1902年·重建武英殿”章节,就请出了几件20世纪初紫禁城消防用具。在这里,能看到镌刻“消防队”徽章的头盔,底座上刻着“水龙”的铜水激筒,百岁高龄仍完好的水龙带,以及一件颇有冷兵器时代气质的清朝灭火铜抢。通过这几件消防工具,观众能一窥故宫消防如何渗透了古人的创造,最终又如何与西方技术接轨。
这些细节之处值得品味。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小专题”是紫禁城的由来。明朝兴建的第一座都城,是1366年始建的南京“新宫”(今南京明故宫遗址),南京宫城尚未建成,1369年至1375年,朱元璋又在他的故乡安徽凤阳兴建明中都,导致南京宫殿的扩建终止,直至1392年基本完工。1406年,明成祖朱棣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紫禁城,1420年建成。
明代三座都城前后衔接,在格局和技法上有显著的继承。此次展览中几乎都是故宫文物,唯独从凤阳县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借来几件展品,连缀起南京都城的流变。
凤阳县博物馆多件从明中都宫殿遗址出土的城砖、铭文砖上,清晰地刻着工匠的名字,反映了古代的建筑质量责任制,这一做法也在北京故宫营建中延续。展厅还有一件来自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万历款金砖,这些价值颇高的金砖,是明清高超建筑工艺的代表,在紫禁城宫殿以及其他皇家建筑中,它们曾被珍惜地使用。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材料汇集在一起,勾勒了紫禁城营建的技术细节。
凤阳县博物馆收藏的明中都宫殿遗址出土城砖。
摄影/新京报记者 倪伟
让历史人物“开口说话”
东雁翅楼展厅呈现了紫禁城近100年来的变化,这是紫禁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从宫廷深处转身为面向公众的博物馆,一系列围绕故宫发生的事件,折射了国家的百年巨变。
展览中选取“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7个事件逐一讲述。
在讲述溥仪出宫这一事件时,展览用到了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人对事件的回忆,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东雁翅楼展厅策展人谢安平说,为了让文献和老照片的展示不枯燥,展览尝试用“讲故事”的形式,将一些文物还原成历史事件。在展览中引入了当事人的视角,从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第一视角经验作为文献的补充。
“对历史的发现,应该是见物见人。”狄雅静说,通过历史照片辅以不同人的回忆,能够在很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呈现史实,如果只说事件而不说事件中的人,历史是不完整的,希望让公众知道在整件事中,不同人物扮演了什么角色。
午门区域的三大展厅,是公众走进紫禁城的第一站,是参观紫禁城的“序言”部分。狄静雅说,希望观众先看展览再去游览故宫,就有更广阔的视角。
展览中涉及的故宫殿宇和空间,大多已经开放,观众先在展览中了解到历史,再去现场访古,更能把握住其价值所在,也能让参观更有趣味。
展厅大屏滚动播放着历史老照片。
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展览简介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参观由午门西马道进入,东马道离开,展线全长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
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空间色彩采用米白色,凸显明代石质构件立体效果,配合大量图版说明及书画展品,讲述明代宫城建设理念及建筑工程技巧。通过“1406年·永乐营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钦安殿奉道”3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空间色彩采用红色,烘托出清代紫禁城宫殿建筑及内檐装饰的华丽与精美,同时讲述清代各个时期紫禁城建筑格局与风格的变化。通过“1655年·改建坤宁宫”“1695年·重建太和殿”“1723年·入主养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宁寿宫”“1859年·连通长春宫”“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灵沼轩”8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展出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东雁翅楼展厅主题为“生生不息”,空间色彩采用绿色,意在表示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通过“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呈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发展过程。
展期为9月10日至11月15日,凭故宫博物院门票进院后可免费参观。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 视频记者 周博华
编辑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