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育女,为子女操劳,这是为人父母应尽的本份,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为孩子付出我们是心甘情愿,也无需回报。
当父母能意识到这一点时,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站在客观的角度理性地去对待。孩子那样说,并不是真的不想学了,只是暂时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而已。
此时,不妨问问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了?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同时告诉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着急,慢慢来。我陪着你,咱们再换个方法试试。
这时候切忌批评责骂,孩子的成长,不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么?
所以,一定记得用温柔笃定的回应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不可怕,这条路不通,我们可以试试另一条路,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第三种情况:也许孩子努力了很久,却看不到结果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荷花效应。荷花的开放不是一下子全部盛开的,而是以倍数递增的方式,一直到第30天才开满整个池塘。也就是说在第29天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半个池塘的荷花。
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很像荷花效应,知识的储备本来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努力初期的成绩也许不会立马提升,像荷花的开放在第29天才是临界点,量变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发质变。
在电影《垫底辣妹》中,成绩垫底的女高中生工藤沙耶加在坪田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努力学习。但由于前期欠账太多,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她很沮丧,甚至想要放弃。
沙耶加的母亲没有责怪她,而是带她去了自己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公园,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摩天轮。
母亲告诉沙耶加,人生就像这个摩天轮,有起有落,但是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到达最高点。
在母亲的鼓励下,沙耶加最终考进了日本知名的庆应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时,可能TA的潜台词是:我努力了这么久,可总也看不到成绩,我好气馁……
这个时候,如果做父母的懂得适时地轻托一把,就能帮孩子“熬”过那个临界点,而不是选择放弃。
往往越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候,越是最重要、最需要坚持的时候。
不要等到孩子大了,像《家有儿女》中的刘星一样,埋怨父母当初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该坚持的时候就要坚持,不要让孩子轻易地就选择了放弃。

写在最后
孩子的学习,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但比起成绩,教育好子女,更是我们为人父母一生的修行。
“我不想学了”只是一个表象。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并和孩子一起面对。不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和支持。
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是给孩子最好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