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几月结茧,沙蚕几月结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23:47:20

编者的话:

《浙北新市,记忆里的孩子趣事》是一个童年故事系列,将按笔者所经历的20世纪童年趣事活动进行四季分类,辑为若干期,有七十二项趣事活动,客观反映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生活现实。

冬天的故事(上)

1、打梧桐子

秋末冬初,“二完小”的梧桐树开始结出一种教本地孩子喜欢的果实来——“梧桐籽”,它结得很奇怪,是在一片圆椎形的叶瓣边沿上,结出若干粒“梧桐籽”来。每年,靠近深秋冬初风紧的日子,“梧桐籽”已经变得很熟黄了。孩子们觊觎已久的眼睛一下子特别光亮,选择某一个适当的人静午后,拿着装有工具的竹竿来采摘了。“梧桐籽”收摘,是需要有一把装有镰刀的长竹竿,去钩下梧桐结籽的枝叶,然后拿在手上才可以采摘的。当“梧桐籽”太过成熟时,竹竿一碰,那些“梧桐籽”就会像掉黄豆一样掉落下来。镰刀竹竿的用力,那钩下的枝叶掉在地上,有些叶瓣也几乎没有“梧桐籽”了。孩子们见此会发出叹惜声,一些女孩子更是会把地上掉下的“梧桐籽”,一颗颗捡起来。这样经过采摘和捡拾拿回家,把它们用水冲洗一下,然后用浓盐水浸泡一下,再晾干放着。以后在想吃的时候,就可以下锅翻炒了。用铁锅炒熟“梧桐籽”的时间特快,比一般瓜子还快,香气出来就证明已经炒熟,然后铲出凉透,这样就可以吃。当年食物十分匮乏,休闲食品更是少之又少,袋里装着“梧桐籽”摸着吃的孩子,闲逛在弄巷或者街上,让别的孩子见了,真是会让人羡慕到流出涎水。

2、青皮甘蔗

农历霜降后,新市近郊农村庄稼地里,长着茂盛修长成熟的“青皮甘蔗”,这是一种甘甜的水果类食物。“青皮甘蔗”需要春天时开始在土壤里排列种植的,一般到深秋可以收割食用,经霜打后更汁多甘甜。青皮甘蔗很容易被虫子蛀,那布满在甘蔗上的虫穴教人厌恶,有的虫子居然就躺在里面安居。所以,有虫穴的甘蔗就不能吃。为了防止虫蛀,一般收割好后的甘蔗需要放在地窖的封闭储藏,这样就既没有虫蛀,也不会因为天冷而冻伤甘蔗,这样就当冬季农闲时,人们开始享用甜蔗,品味那种香甜可口的甘蔗汁液,那流入喉咙时的甜感,孩子们瞬间会产生对生活的梦幻感,倾刻化解任何贫困带给孩子们的内心痛苦。“青皮甘蔗”甜而又脆,比起浙南地区出产的那种硬硬的“紫皮糖蔗”来说,咬起来嫩得多了。先是用一把特制的甘蔗刀刨削一下,让外面的青皮完全剥离,露出修长雪白脆嫩的蔗杆内芯来,然后用剪刀剪成将近三十公分左右的节段,有的干脆就不剪,整枝开始吃。反正吃甘蔗的样子,是在我记忆中最有幸福形象的写生。孩子们特别喜欢吃“青皮甘蔗”,啃咬很脆嫩,那甜滋滋的水从嘴里流出来,教人看见了涎水也引出来。正因为甘蔗比较好吃,所以孩子咬嚼的时候,会充分将每一口的甘蔗吸干汁水,用嘴里尖利且钝实的牙齿,尽可能榨去它全部的汁水,不让它留着汁水的蔗渣吐出来。孩子们对甘蔗的渣,从透明度上非常灵敏地辨别出是否已经吸干汁水,那个年代,没有吸完汁水就吐出蔗渣的行为,要被大人呵斥的。每年初冬以后,孩子放学回来,或者去外婆家,能够吃到这样的甘蔗,总是一份很期待又赏心的美事。

3、摘野桑茧

新市是蚕桑的主产区,这里的土地特别适合植桑,而蚕宝宝也是天时地利的原因,在这里也长得特别舒适。就连野外桑树上,也长着野蚕,这些野蚕不用人工伺养,自生自灭,居然年年春来秋去地代代相传,桑树上年年有这种野蚕生长,年年会在桑树上结出小小的茧子来,不过它的个形不仅小,小到仅有家茧的五六分之一那么大,而颜色不白,是带着烟黄的那种,它们喜欢在秋天破败残黄的叶子上结茧而眠,然后到了时间飞出蛾子,蛾子便会在桑树上产卵,等待来年春天自然孵化而生新的野蚕。新市附近农村桑地上,一般野蚕很多。大自然总是很奇怪,这种野蚕一到秋后就会在枝头残叶上结茧,这个时间,农村家养蚕已经完成最后一批的哺养,吃完了树上全部桑叶,只留下空枝,剩下几片虫蛀的残叶,那野蚕就在这时候,利用桑枝上仅留下的残破片叶,小心地做自己的茧巢,把自己细小的身体裹在残叶里面,形成一个个叶卷,于风中晃荡,像坐着秋千一样的苦难又悠闲。这些野蚕平时躲在桑枝上吃桑叶,身体颜色有着与桑树枝杆一样的保护色,桑枝叶茂时,人们很难找到这些躲在树上小小的野蚕。一到深秋之后的初冬,北风一吹,整个农村的植物呈现萧瑟景象,那些成片的桑树,一根根空空荡荡的桑枝高高斜向天空,所有桑叶基本摘尽,仅仅留下了几片发黄破败的桑叶,依然在风中瑟瑟晃动。而野蚕茧子正是在这些叶子上吐着丝把叶片裹起来,织成小小的茧。也奇怪,当年的野蚕茧子非常多,桑树上剩下的黄叶上,总会有一枚小小野蚕茧子裹在其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吃饱穿暖仍是一件很难满足的大事,日常御冬的衣被保暖质量很差,数量也少,所以用野蚕茧代替家蚕绵,弥补家庭御冬的衣被不足,是人们很期待的事。所以一到秋后初冬,人们会冒着寒冷的风,去桑地上寻找野蚕茧子,仰着头,搜寻每一根空枝上的残叶,有可能就裹着野蚕茧子,伸手一摸,圆裹裹地,准是,便欣喜地把它摘下来。稍带烟黄色的野蚕茧,也是不错的丝绵材料,通过水洗拍打去蛹的办法,把野蚕茧子处理成丝绵片状,这样就可以用来做成衣被暖绵,穿起来与家蚕的丝绵暖和度应该是差不多的。所以。当时贫困年代的每年初冬,孩子们在父母带领下,都会去桑地里采摘野蚕茧子,孩子在桑地里窜来窜去,寻找桑枝上的野蚕茧子,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挂在孩子们脸上的还是天真烂漫的笑。孩子们知道,帮助父母做事,心里特别开心。

4、拾柴

上世纪中叶,新市一带的家庭生活燃料基本以柴火为主,煤饼比较紧缺,需要政府配给一定份额,所以很多家庭的孩子放学回家,总会去野外拾柴,以补家用。冬天了,植物开始凋敝,枯枝开始掉落,许多遗弃在道旁砍下的树枝,在风吹日晒中已经转为干燥易燃烧的柴火,这些柴火拿回家,炉灶点燃,火势亦旺,非常好用。孩子拾柴可以减少家庭对生活开支节省一笔燃料费用,当年家庭贫困环境下,分分角角都需要节俭,一大捆柴火也是价格不菲,穷苦人家购柴解决生活燃料之需,还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当年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在放学之后里,拿了一只竹篮去野外拾柴,拾了满满一篮柴火回家,父母人会这些拾柴整理捆紧叠起在柴房里,等待每天的灶火之用,这也是孩子力所能及为家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孩子们还是很乐意的。

野蚕几月结茧,沙蚕几月结茧(1)

浙北新市古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