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和膳食均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天然、营养、有机等优势的加持下,完美契合当下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的植物基食品迅速成为当下大健康赛道的热门风口。
其中,植物奶作为主要切入点,成为颇受资本和消费者青睐的细分赛道。而基于“双蛋白”工程的落地与推广,豆奶这个品类逐渐走入聚光灯下。
过去,相较牛奶,豆奶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稍显落后。而在消费者健康需求的释放和一众企业的持续入局,豆奶产业未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进入全新的发展周期。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在会上表示:豆制饮品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而豆奶中的大豆蛋白属于优质植物蛋白,能提供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必须从饮食中吸收的多种氨基酸,也更易于中国人体质吸收,对增强国人体质有着积极作用。
作为食品行业巨头达利集团核心品牌,豆本豆豆奶(下称豆本豆)于暑期开始霸屏高铁媒体,赋能品牌建设和品类培育。
然而,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就能让豆本豆变得如此优秀吗?
今年8月,就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刚在永辉超市买的豆本豆,喝下去才发现味道是酸的,一股变质的味道,肚子出现不舒服,开始腹泻,保质期出现这种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
无独有偶!
还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爆料,买的豆本豆,尝了之后,不知道是其自身原因,还是产品口感有点发酸。但商家不主动承担责任问题,一直在往消费者身上推。
另外,还有消费者指出,“生产日期为2022年6月23日,两日前多多买菜平台购得一箱16瓶豆本豆豆奶,买回来后阴凉处放置三天后,拆开的这第瓶喝进嘴里发现不对劲,食品变质,发酸味道完全改变,液体呈酸奶状已失去原有形态和口感。”
实际上,搜多一下就能发现,有很多关于豆本豆未到保质期就出现变质的情况,还有很多主流媒体对此作了报道。
据悉,豆本豆隶属于达利食品集团。资料显示,2017年,达利食品推出了豆本豆。在此后的三年中,又狂烧25亿元广告费来带动销量。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豆本豆销售规模达到人民币22.45亿元,同比增长16.8%。
但也有报道称,豆本豆在物流、仓储、人工环节的成本持续上涨,经销商拿货不再具有毛利优势,且捆绑压货战术使得该产品的滞销率居高不下,经销渠道叫苦不迭。但对于这些报道,达利食品未作回应。
8月26日,达利食品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6个月的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达利食品上半年收益103.18亿元,同比减少8.6%;毛利36.37亿元,同比减少15.9%;纯利17.06亿元,同比下降15.3%左右。
达利食品方面表示,2022年以来疫情再多地反复,同时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带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下业整体盈利能力带来压力。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下半年业绩预计将明显改善。
面对不利环境,达利食品积极推出多种举措予以应对,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表现出了较强的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在前瞻性布局优势大品类的前提下,以豆本豆为代表的家庭消费板块呈现持续稳健的增长态势。此外,豆本豆、达利园均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
欧睿国际数据报告显示,按照2021年零售渠道销售量计算,豆本豆在豆奶市场的份额达到23%,全国销量第一。
根据《共识》研究显示,豆奶与牛奶营养各具特点。首先,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均属于优质蛋白质,但二者消化吸收模式不同。其次,豆奶和牛奶中的营养素含量有所差异,豆奶中脂肪含量约为牛奶的一半,同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牛奶中钙、钾、维生素A等含量高于豆奶。第三,豆奶和牛奶中含有各自特有的营养物质,例如豆奶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植物化学物与膳食纤维,而牛奶中含有乳铁蛋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等。
基于豆奶与牛奶之间的差异,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提出,豆奶和牛奶从营养角度来说各有千秋,但从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双碳角度来说,豆奶有着更大的有优势,在产业发展方面更具潜力。
不过,业内人士也告诉《五谷财经》,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而且跟牛奶相比,豆奶的补钙能力几乎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