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三:应对猫咪的攻击行为
猫咪的攻击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猫咪生性复杂,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它们。但可以肯定的是猫咪的攻击行为包含许多独特的模式,可划分成一系列并行不悖的情境类别。
1、玩耍性攻击行为是由于猫咪嬉闹过度进而假斗成真。
2、恐惧或防御性攻击行为是因为猫咪感觉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尽管这很可能是毫无根据的。
3、领地性攻击行为通常仅发生在猫咪之间,也可以针对人类或其他动物。
4、拍抚引起的攻击行为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刺激过度。
5、雄性间的攻击行为是由于雄猫之间爱竞争的天性。
6、母性攻击行为是雌猫本能的保护反应。
7、转移目标的攻击行为可能是因为猫咪无法发泄不满,进而转移攻击另外一个目标,如附近的猫咪或人。
8、猎食性攻击是因为激发了猫咪的捕食天性。
9、疼痛性攻击行为是由疾病或创伤的新伤旧痛引发的。
10、自发性攻击行为是完全自发性的,接触猫咪的对象可能会遭受身体伤害。
阻止、控制、或限制猫咪的攻击行为。妥善处理爱攻击的猫咪,或者处理猫咪间的攻击行为非常重要。猫咪之间的问题无法通过厮打来解决。如果出现持续的相互攻击,可能需要限制或控制猫咪共处的时间,这样做是为了让猫咪形成有对方在身边时处于非攻击状态的习惯。如果猫咪出现持续性的攻击行为,就一定要这样做。
1、在房间里备好食物、水、猫砂盆和猫床让新猫咪住,通过中场休息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2、使用猫带或牵引绳。这样既可以阻止猫咪相互接近,也可以让它们更自由。
用药。如果猫咪仍然无法相处,可以让兽医给猫咪开药。切记药物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当你已经通过正确的方式,用尽各种行为干预手段帮助猫咪相互接纳但却失败后,兽医才会愿意帮你开药。药物不是万能的,用药的同时还必须循序渐进地介绍并持续地奖励猫咪的友好行为。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给猫咪用药。
1、如果猫咪极度害怕或出现很强的攻击性,有时会使用苯二氮平类药。但是,此类安定药物会降低猫咪的学习能力,影响猫咪学习如何友好相处。
2、饲养多只猫咪时如发生持续的争斗,可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作用的神经递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但作用机制不同,选择性也较低,因而对大脑的整体作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