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01:12:51

引言: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他的变法已经具备了近代变革的一些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变法改革,力图革除弊端,改变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变法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变法最终确“饱受争议”,以失败而告终。

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1)

王安石

“小心眼”的王安石,虽然得到了宋神宗的变法支持, 但是变法并未在朝廷中获得广泛共识

王安石有改革者的勇气但是缺乏改革者应有的博大胸怀。

当初王安石考中进士的时候,他的同乡前辈、当时任枢密使的晏殊就对王安石寄予厚望,曾谆谆教导这位晚辈,要能容下众人。只可惜王安石对这位前辈的话确不屑一顾。变法刚开始时候,王安石就对变法持反对或者有异议的人极力排斥,常常意气用事。当时,朝廷重臣司马光对变法提出异议。其实司马光早在宋仁宗时期就提出了免役法,这种想法和王安石是十分接近的,而且在仁宗时期,司马光曾是范仲淹改革的支持者,所以司马光并非因循守旧。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异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改革的目标;二是变法的路径。王安石主张理财,司马光主张节流,这成了两个人之间一个重大的分歧。司马光在熙宁三年(1070年)专门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详细说明了推行新法过程中的流弊,而且对变法的各种政策做了深刻的剖析,可谓是用心良苦。可是王安石呢?立即表现出了急躁执拗和狭隘的本性 ,以三百字的《答司马谏议书》给司马光回复,并且话锋犀利,不容置疑。王安石对这个年长的老友,确实非常的傲慢。这直接导致了两个人之间从义利之争发展到以后的意气用事 。王安石一旦有权在手,就压根没有做官做宰相的博大胸怀,不知道尊重长者贤者,不知道多听取不同的意见以对变法加以改进。而是对变法持有异议的人,欲除之而后快,没有丝毫的宽待。朝中的大臣如韩琦、曾巩、唐介等多次向神宗建言,说王安石虽然博学多才,但是对人刻薄,意气用事。让他实行政令,会推恩不成,反而会收到积怨。作为变法的主持者,王安石不仅把自己的老上级韩琦、富弼,还有举荐他的欧阳修、文彦博等,假借宋神宗的手把他们罢免,甚至把很多的朋友,比如范缜、吕公著、黄庭坚等全部推向了对立面。最为吃惊的就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韩维和他自己的亲弟弟王安国,一旦对他的变法提出异议,也遭到了他的排挤和打击,群臣的反对,心胸狭隘,树敌太多也是让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非常的尴尬,这也就是变法的失败埋下了重要的祸端。

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2)

两宫反对

急躁执拗的性格,促使变法激进冒进,缺乏循序渐进的缓冲

大凡改革,一般都是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地域实行,如果可行再慢慢推广,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变法的利弊,从而在以后的循序渐进中加以改进。而王安石的变法确非常的激进。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刚受命参知政事,就采取激进冒进式的变法,他在七月、九月、十一月,每隔两个月就连续三次下令推行均输、青苗、农田水利等一大批的改革法令,而这些法令涉及到北宋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乡村的农民还是地主富豪,无论城镇的贩夫走卒还是商贾,无论是地方的小吏还是朝廷的高官都被卷入这场改革当中。按理说,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法令,应该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缜密的思考设计和完善以后推广,但是王安石急躁的性格确不能容许。一些列急躁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载力,导致了社会混乱,在推行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还没有能及时纠正,导致从朝廷高官到底层的严重不满。

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3)

用人不当

用人不当,小人竞进,让新法实施过程中背离了初衷而变成民害

变法中他任用了吕惠卿、章惇、曾布、蔡京、蔡卞、邓绾、薛向等人,人品私德多有问题。为此,苏轼的老爹苏洵还专门写了一篇《辨奸论》,对王安石提出警告。但是王安石依旧还是我行我素,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重用这几个人。这些人中,在当时和后世多是声名狼藉。他重用的吕惠卿,在王安石第一次被罢职后被他推荐给神宗,他坚持王安石的陈规旧模,没有丝毫的改变。实际上是想自己掌握执政大权,害怕王安石重新回来当政,还假借郑侠一案来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王安石重用的邓绾、章惇、蔡京等人,在崇宁直到靖康长达二十年中推行所谓的“新法”,实际上已经变质,成为了残害老百姓的工具;而蔡京更是在官场上排除异己,倒行逆施,以至于国势日危,成为了亡国的首祸。后来,很多王安石重用的人都被列进了官修的正史《宋史》的奸臣传中。而且在变法运用官吏过程中,一大批新锐人士的加入,没有 经过什么系统的训练,很多人书生意气,也让新法大打折扣。还有就是依靠的原有力量,结党营私的比比皆是。王安石设计的变法政策,到了州县层面往往变成了治国的口号。更多的官吏是依靠新法,借机敛财,寻租行为盛行。比如在青苗法推行的过程中,朝廷明文规定取息2分,但是实际很多地方都是取息3分,甚至更多。还有就是,朝廷规定青苗贷款为农户自愿,但是到了州县,很多管理为了捞取政治好处,却强行摊派,这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4)

对变法中遇到的问题置若罔闻

在保甲法推行过程中,官吏勾结豪强转嫁赋税和兵役,老百姓不仅仅要缴纳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还要被强迫服兵役,面临双重压力,很多农民四处躲逃,甚至为了逃避服兵役,进行自残,当百姓为了逃避保甲进行自残的事情报告朝廷以后,神宗问王安石,王安石回答说:这些情况我固然还不太清楚,即便是有的话,也不足为奇。如今的士大夫们看到变法推行新政,尚且大惊小怪,吵吵嚷嚷,何况是老百姓,必然会有由于愚蠢而受到别人的煽动蛊惑,怎么能因为这些人而不敢有所作为呢?1072年,东明县的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家门前闹事。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注意权力的猛虎,而让各类的贪官污吏,盘剥百姓。青苗法实行了多年以后,很多农民因为欠钱还不起,卖儿卖女,甚至投河自缢的人非常多,而王安石的一意孤行,不注重人民的反应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074年,天下大旱,一个曾经被王安石提拔的看守城门的小官郑侠画了一张《流民图》进呈神宗预览。郑侠还同时附了一道奏疏,说天天看见为变法所苦的平民百姓扶老携幼,堵塞道路,质妻鬻子,斩桑拆屋,横死街头,实在是惨不忍睹。因此请求皇帝废除害民的新法。神宗看了以后心如刀绞,夜不能寐。两宫太后更是声泪俱下地说:“王安石变法乱天下“。苏辙、韩琦等官员接连上书,职责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终于宋神宗并没有能顶住各种压力,一如既往的支持王安石,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虽然1075年又短暂的复出,但是以后又再度被罢相,后来王安石隐居在南京的钟山,郁郁而终。

王安石个人特点,王安石简介小百科(5)

保甲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小结:

王安石变法失败,即是他焦躁执拗激进的性格因素,也有用人不当的原因,王安石不恤人言,刚愎自用,对变法过程中的弊端不懂得及时纠正,就像把头埋在沙堆的驼鸟一样,最终到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参考书目:《宋史》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