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有事没事就喜欢聊天,要么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娱乐八卦、热点新闻,要么就是对工作发表一通漫谈。这些人往往可以连续好几个小时谈论某一个话题,而他们也乐于花费一整个下午甚至一整天的时间就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沟通。还有一些人几乎什么话题都能聊,基本上就是各种话题任意切换,因此给人的感觉非常博学,而他们也乐于在交流中展示自己全方位的知识储备。
在多数人固有的思维中,一个人如果很健谈,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说,就意味着他学识渊博、认知范围很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此外,我们会认定那些健谈的人一定具备很强的交际能力,会认为他随时都可以和别人顺利交谈,并且具有他人无可比拟的好人缘。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会羡慕那些非常健谈的人,并仿效他们的说话方式去沟通。
那么健谈的人是否真的就一定会说话呢?健谈的人是否真的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受欢迎呢?
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对比,比如我们可以对那些健谈的人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就会发现这些人往往依辅内客取胜和时间取胜,健谈的人往往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说得多,也就是说他们说的时问很长;第二个就是说得杂,即他们所说的内容很广,而且跨度非常大,各种话题掺杂其中。因为说得多,我们会认为他们对事情进行深人的了解;因为说得杂,我们会觉得他们知识丰富,无所不包。
可是这两个特点与真正的会说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首先,健谈的人会一件事说上好几遍。健谈的人往往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经常一件事重复说上好几遍。或者说一件事情原本可以说得很简单,或者通过很简单的几句话表达出来,但是他们却宁愿说得更加复杂和详细。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曾经提出了一个“健康安全法案”,这个健康法案还未经推出就引来一片骂声,因为在国会演说上,希拉里一口气花了4个小时来讲清楚这件事,并对法案的大致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会议几乎让每一个在场的议员昏昏欲睡。他们不知道希拉里为什么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进行讲解,而且当他们得知整个法案足足有1342页内容时,几乎崩溃了。
不可否认希拉里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但是她的健谈并没有为法案的通过带来任何帮助,相反地别人会觉得她故意将事情弄得更加复杂了,毕竟对于类似的法案来说,她原本可以说得更加简单一些,可以对内容进行简化,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动辄说上几个小时。这种健谈亳无疑问使希拉里看起来更加笨抽,她似乎还没有找到一种讲话说清楚的方式.而一味迷信 “说得更久更容易打动人心”的原则。
其次,健谈的人会经常说错话。因为健谈的人往往会说很多话,可是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对于那些健谈的人来说,他们在谈论某个话题的时候,并非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也并非就是相关话题的专业人士,这个时候他们会在谈话中加人很多主观因素,比如主观上理解某件事而非对客观事实进行理性分析,或者说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健谈的人会出现很多错误或者不合理的观点,也会出现很多不符合实际的论断。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谈话水平似乎很高,似乎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很到位,但是在那些专业人士看来,这些谈话并不严蓮,也缺乏依据,因此缺之足够说服力,也缺三足够的价值。
最后,健谈的人只对自己的话题感兴趣。健谈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话语和话题非常感兴趣,并且自信满满,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话题实际上并不那么吸引人,在这个时候,一旦谈话者说了更多的话,也就意味着顺听者将会承受更大的无聊。事实上,当一个健谈的人喋喋不快地讨论一个我们根本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话题时,这会让双方的交流交得很尴尬。还有一点同样很重要,当某个人过多的说话时就会道成其他人话语权的减少,这样会造成话语权分配的失衡,从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正因为如此,健谈和会说话从来就是两码事,一个人非常健谈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话很有水准,不意味着他所说的话都那么让人感到舒服,也不意味着他的话具有多大的价值。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在说话,对他们而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表达清楚,能够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完整地传达出去,并且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英国著名演说家大卫•葛文说过:“有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和你聊上一整夜或者一整天,但他们未必是最好的那个演说者,一个好的演说家应该有那种让别人听上一整夜或者一整天都不会感到厌烦或者劳累的能力,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在别人面前说上十几个小时。仅仅依靠说话的时间以及那种热情,是不足以确定他们是否具备演说天赋的。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那些喜欢说话的人,那些一聊起来就喋喋不休的人,他们只是更喜欢说话和表现自己而已,而非一种高明的技巧或者天赋。”
所以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往往会掌握各种技巧,会懂得收发自如,会注重场合以及说话的分寸,他们从来不会觉得只要自己话说得越多,人气就越旺,自己就越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相反地,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适当少说话,更懂得尽量把话说精,说得更有品位,更懂得如何去吸引别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