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没有导盲犬怎么出门,盲人可以带导盲犬进入任何场地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10:01:14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

河北人杨明(化名)是一位盲人调音师,他有一只六岁的导盲犬迪克,已经和他朝夕相处了四年。对杨明来说,迪克不仅是他的“眼睛”,更是其精神伴侣。

9月26日,杨明带着迪克来到珠海旅游,原本畅想着度假放松,但却遇到了糟心事。当晚,他入住珠海长隆企鹅酒店却遭拒,经多次协商酒店同意入住,但又告知不能携犬进入餐厅,也不能入园游玩。

28日凌晨,珠海长隆度假区就此事致歉,称由于酒店培训不力,导致员工在导盲犬相关接待规定上存在理解不足。

有专家认为,无障碍建设的顶层框架应是完善的法治建设,其建设、运作、维护必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专家建议,无障碍理念可从学校教育、社会工作者联动志愿者广泛开展社区宣传活动中普及,打破“社会障碍”。

导盲犬被酒店拒之门外

9月28日上午,杨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珠海长隆度假区。26日下午,他在长隆企鹅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时,因为携带导盲犬遇到麻烦,经过反复沟通,酒店工作人员才勉强让其入住。

盲人没有导盲犬怎么出门,盲人可以带导盲犬进入任何场地吗(1)

杨明(化名)和他的导盲犬迪克(来源:当事人视频截图)

但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杨明感到不解,酒店工作人员称,在他入住后,不能携带导盲犬进入酒店餐厅和园区。一怒之下,杨明决定不在该酒店继续住宿,要求退房。随后,因为退房费一事,他又与酒店方面产生了争执。

“我和酒店就此事从下午5点多一直僵持到晚上11点,后来在警方的介入下,酒店方才将房费退还给我。”杨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之前他也携带导盲犬来过几次珠海,都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包括此次来酒店的途中也很顺利,没想到入住时遇阻。

盲人没有导盲犬怎么出门,盲人可以带导盲犬进入任何场地吗(2)

致歉声明

在舆情不断发酵的情况下,9月28日凌晨,珠海长隆度假区就此事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酒店培训不力,导致员工在导盲犬相关接待规定上存在理解不足,造成杨先生未能顺利完成旅行计划,已向杨先生致歉。度假区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完善面向所有视障人士及导盲犬进入度假区内酒店、餐厅及乐园等公共场所的标识体系和接待措施。

28日上午,杨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园区相关人员27日已通过电话向其致歉,并邀请他近期到园区游玩,到时将再次当面道歉。对于园区的处理结果,杨明表示还算满意。

珠海残联28日回应称,他们27日晚已经关注到此事,酒店方面当天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目前残联方面已经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属地有关部门,感谢市民和媒体的监督。

珠海残联办公室主任成文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珠海市无障碍出行相关条例已经提上立法议程,但在地方条例出台前,相关单位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执行,此事也暴露出该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有的保安甚至都不知道导盲犬”

“酒店拒绝导盲犬”的新闻,再次将舆论的目光聚焦到盲人群体的出行问题上。

导盲犬对盲人群体来说既是他们的“眼睛”,也是他们的好朋友。杨明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导盲犬经过专业化的训练,非常温顺,会一直安静地守护在主人身边,不会发出任何喊叫,“比如有一次我坐飞机,等航班降落后,很多乘客才诧异地发现有一只导盲犬。”

据了解,导盲犬是运用犬行为学原理培育的,专门为视力残疾人提供向导服务的工作犬。导盲犬不仅能够引领视力残疾人安全出行,还是他们的精神伴侣与寄托,给使用者带来了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是改善视力残疾人生活条件的有效手段。《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不过,导盲犬的作用和国家对无障碍人群出行的保护规定,仍存在普及不到位的问题。

杨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时常带着导盲犬去一些公共场所,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阻拦,经常需要耐心地跟工作人员解释导盲犬的特殊情况,非常费时费力。“有的保安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导盲犬,只认为它是一条普通的狗。再比如我携带导盲犬在路上拦出租车,10辆车至少有8辆都不停,只能碰运气。”杨明无奈地说。

在杨明看来,那些没有导盲犬的盲人朋友平时出行同样更加困难,“比如去一些陌生的地方,只能通过盲杖探路,但有些城市的盲道建设不够规范,经常出现断头路甚至电线杆修在盲道上的情况,给盲人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杨明还表示,有些城市地铁的无障碍电梯很难找到,藏得非常隐蔽,有的无障碍洗手间甚至是锁上的,对残障人士而言很不友好。此外,一些交通路口的红绿灯未安装语音提示,如果没有导盲犬的指引,过马路非常危险。

无障碍条例和服务正在推进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对于无障碍出行环境的建设,有关协会和部门也在做着努力。成文锋介绍称,2021年6月以来,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珠海市无障碍环境调研”。9月25日,首份《珠海市无障碍环境蓝皮书》发布。

该蓝皮书中提到,珠海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社会意识不到位、规范要求未能贯彻落实,管理疏忽等问题,与大湾区内穗、深等城市的无障碍建设发展有着一定差距。该报告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设计要求;二是推动出台旧建筑增设无障碍设施改造方案;三是对无障碍设施损坏、被占用等情况要依法追责;四是倡导社会各界一起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此外,国内其他城市的无障碍条例及服务也在不断推进。9月24日,北京市人大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

另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为保障特殊人群出行无障碍,今年4月,滴滴出行与中国盲人协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为盲人和导盲犬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帮助携带认证导盲犬的乘客可以叫到车、不被拒载,目前该服务已覆盖了全国74个城市。

成文锋认为,所有条例及规定最后需要落到实处,一切当以残障人群的切身体验为衡量标准,只有他们满意了,才能说明无障碍出行的工作取得成效。

珠海市社会工作协会残障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吴耀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无障碍建设的顶层框架应是完善的法治建设,其建设、运作、维护必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全社会共同参与,各街道、各单位齐抓共管,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无障碍设施的权利。

吴耀辉还提到,无障碍理念可从学校教育、社会工作者联动志愿者广泛开展社区宣传活动中普及,打破“社会障碍”,让社会对“残障”有正确的认识,共建伤健共融的社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